敏捷教练

有害的“这样效率最高”思维

2020-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申导Jacky

在与一些人交流时经常碰到对方说,你的方法好是好,就是不如现在的方式效率高,因此并不愿意作出改变。我们来分析下,为什么说这样的思维方式是有害的。

不拆分需求效率最高?

有些团队包括技术背景出身的PO不愿意按可交付的方式拆分需求,原因是原来的方式虽然不能频繁交付,但最节省时间,效率最高。

这种思维是有害的,首先:频繁交付的一大目标是通过快速反馈确保探明真正的需求,构建和交付的是正确的产品,而不是为了更高效率地在给定时间内完成更多的需求内容。Do the right things, 花费的代价可能更高,但避免了南辕北辙式的整体错误或陷入进退两难的焦油坑中无法自拔。通过频繁交付,即便在给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全部需求,缺失的也不过是价值较低的特性,对客户价值的损害有限。历史经验也表明,项目中最大的浪费不是多花了10%-20%的时间来开发,而是构建了错误的产品,添加了根本没人会去用的特性。

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在大多数项目中,真正开发的时间只占整体项目时间的20-30%, 即便省出了开发时间的20%,占总体项目时间的比例也只是 30%*20% = 6%, 为了这个6%却去冒不能及时获得有效反馈的风险,长远来看并不值得。

在非常自信不拆分的特性就是真正想要满足的需求时,整个一大块不拆分,也可称之为“冲坡式开发”,团队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冲过去,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溜坡,不仅所有努力白费,还可能造成其它严重后果。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冲坡式开发”还是必要的,这时就要注意集聚足够的能量,以及在技术上采取必要措施,比如通过临时分支等方式避免对主干的干扰,尽量做到可以随时叫停(止损策略)而不会对整体造成影响。

因此我们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