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步地学着自律

“真自由训练营”Day1——自律才是真自由!

2016-10-21  本文已影响153人  佳依

一个多月前,“分身术训练营03期”圆满落幕,那会儿单位的事情多,又正在筹备婚礼,紧赶慢赶完成作业,终于毕业。老大在简书留言说“这么忙,看来真自由训练营是见不到你啦”。哈哈,“分身术训练营”教的就是积极主动,要是这点忙碌就不积极主动了,那我岂不是白学了?!所以忙完自己的终身大事还不到一周,便迫不及待地重新加入到个人成长的行列中来~~在此,也要特别感谢我“分身术训练营”的队友们,我们约定好一起参加“真自由训练营”,这一次,他们的积极主动也狠狠地推了我一把。

言归正传。和“分身术训练营”一样,“真自由训练营”以老大的分享会拉开序幕。

我一直觉得文字是有温度的,哪怕只是一个字、一个词,都有它独特的味道。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没听预习分享前,我对“自律”这个词是有些抵触的,或者说,不那么喜欢。总觉得“自律”二字显得太冷冰冰、干巴巴、太严肃,甚至还有一点痛苦。直到听了今天的分享,才发现:哦,原来我也陷入关于自律的认知误区中啦~~

关于自律的认知误区,老大给出了以下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

关于自律的认知误区:

1.自律还不简单?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2.自律就是每天都要做!做一会儿停一会儿,那还叫自律吗?

3.自律好枯燥好无聊!

4.我也想自律,可是自律会不会让我没有人情味?没有朋友?

5.自律就是自控力,比的就是谁更能控制自己!

6.自律靠的是意志力,只有意志力强大才能自律。

7.我做不到自律,所以我不是一个自律的人。

8.自律强的人,在各个方面都可以做到非常好!

对比我的认知,我发现自己沾到了里面的很多条。比如,我简单地把自律视为自觉性、自控力、意志力;我认为自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不断“强迫”自己,永远紧绷一根弦;我认为可以做到自律的都是大咖,因为他们有超乎常人的毅力,但他们也很可能不知变通、不苟言笑、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我认为自己还不如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自律,时不时就喜欢偷个懒……

然而,这次分享让我明白,自律并不是又难又枯燥的,它不只是一种状态、一种要求,更是一种能力、一种工具,它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而且,自律是可以靠后天习得的,且有方法可循的。

老大给出“自律”的含义是:

自律是一种有意识的、尊重现实的、承担成长责任的、把痛苦转化成快乐的能力,是任何问题得以解决的第一步。

透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自律的真正价值所在——解决问题(这里的问题特指那些难以进展、让人原地踏步的事情),助力成长。

在俱乐部,经常会听到一句话——“让你的大象动起来”。意思是,推动那些停滞不前的事情往前发展。而自律,恰恰就是“让大象动起来”的重要能力。

“大象”的不前进是因为大象躲在了它的舒适区。这一点可以用“甜面包热汤(TMBRT)”模型去解释:遇到某一棘手问题的时候,问题就是一个触发器,触发器会让人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当然,此时的行为往往是负面的,比如逃避、拖延、忽略、情绪波动等。尽管如此,做出这些行为后,依然能得到一定的奖励,那便是“让小我不被伤害、觉得舒服、被安全感包围。”这样尝到甜头后,就又进一步强化了“遇到问题就逃避”这一触发器、增加了触发器的敏锐度,于是下一次遇到类似问题时,便又会进入循环。

举个例子:我想养成早睡的习惯很久了,但总也坚持不了多久,这是让我很挫败的一件事,也是让我觉得自己不够自律、不够有毅力的一件事。但是用“甜面包热汤”模型去分析,就会发现,本质上,是因为“晚睡”让我觉得舒服、让我感觉好像做了更多的事,而且不用担心失眠(基本上一旦躺下,5分钟之内就能睡着),这种“奖励”不断强化着我的触发器——一到晚上就熬夜。然后,不断循环。

类似这样的事情多了,我便会觉得自己“不够自律”。但事实上,我弄错了因果关系——并不是因为不自律而产生了各种问题,偏偏是在各种问题发生时,我们没有采用“自律”的方式去克服、去解决。

这里可以看到一些关键的要素:问题、痛苦、成长、自律。我们应该意识到,问题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会让人觉得痛苦,这是“小我”最自然的反应,很正常;另一方面,它也是成长的契机、基础和机会,问题来了,意味着又到了一个“质变”的阶段。而自律,就是一种当问题来临时,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到“成长”上的能力,接受现实、消化痛苦、改变观念、促进成长。

局部的自律解决局部的问题,全面的自律解决全面的问题,自律才是真自由!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的事吗?可以不受他人的约束和要求吗?都不是。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没有内耗”的状态。所谓“没有内耗”,就是自己心里不纠结、不矛盾、不焦虑,把有限的精力和能量投入到重要的自我价值积累上去。

那如何才能做到呢?

这里有五个步骤:推迟满足感—直面现实—承担责任—承诺改变—采取行动

首先,推迟“小我”的满足感,这点在“分身术训练营”中就已经学过,即积极主动、先提高觉察能力,遇事不要着急评价(评价是对小我的满足),做到这点,再谈自律。

至于后面的四个步骤,又涉及到一个模型——"FACT模型”。

FACT模型:

F-直面现实:Face to the reality。直接面对自己现在的现实关键,即便自己如何不喜欢、不愿意、不舒服,都不要再逃避。

A-承认责任:Admit your responsibility。承认自己的责任,告诉自己说:“是的,无论如何,这是我的责任!”

C-承诺改变:Commit to make changes。做出承诺要去改变现状,无论度哦困难,都要做出尝试。

T-采取行动:Take actions。行动起来,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试试看!

这个模型中的四个要素主要来自于《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书中对自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模型抽取出自律的核心抓手,通过流程化的方式形成模型,针对短期内的自律能力提升具有非常直接、针对性的提升作用。因为之前承担过“思维模型训练营”的研发任务,所以对“FACT模型”还是有多一些的理解的。但因为听助教说,关于这个模型的应用,在后面的分享中还会讲到,所以,暂时还是保持空杯心态,不多加赘述吧。

配合“FACT模型”,分享会上还很贴心地提供了“短期自律提升表”(这是我最爱老大分享会和课程的原因之一,除了满满的理论干货,还总有可以直接落地实践的方法和工具)。对于短期自律表的使用,有很重要的一条原则:“行动”一定要控制在一两天内。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如果行动启动得太晚或是持续时间太长,又会增加新的“内耗”成本,前一个问题还没解决,后一个问题又随之出现。而在和同组小伙伴的讨论中,我也意识到,填表只是一种刻意训练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等养成了习惯,不填表也自然会按照表格的思路去解决问题,到那时,自律也便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

短期自律提升表

作为一枚典型的水瓶座菇凉,“自由”二字是极具诱惑力的。而当我明白真正的自由来源于自律,就更有了认真完成训练营的决心。或许曾经,自律是一件艰难、痛苦的事,但从现在开始,“自律”将会和“问题”一样,令我兴奋。因为,我要依靠各种各样的问题,抓住成长的机会;我要依靠自律,找到通往真自由的捷径。


最后,附上第一次练习填写短期自律提升表的情况:

使用背景:最近处于严重晚睡模式,既不是为了工作也不是为了自我提升,东翻翻西翻翻,什么事都不想去做,但也不想睡觉,干耗!

使用过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