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谈写作跟着张文质写作

我的写作之路

2020-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coconut123

写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小学的作文开头都带着套话,不堪回首。

初中遇到一位毕业于南京陆军学院的老师,老师由于成分问题沦落乡镇,老师写得一手好字,课讲得很好,还给我们买字典。有一次,老师上县上开会,留了一篇作文题目叫《老师走后》。正好此前看到过一篇文章,有些印象,写作时便借鉴了一点。大致是写老师走后我和同学们都梦见了他,连最调皮的男生也期待他回来。老师在班里读了这篇文章。此后,老师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直到我参加工作,他还买书写字送我,至今感恩这位启蒙老师,是他激起了我写作的兴趣。

后来还遇到一个好老师,常读我的文章,鼓励我“用诗文化作催人的战鼓”。

1998年,电视剧《还珠格格》热播,歌曲《不能和你分手》《你是风儿我是沙》传遍大街小巷,写了《还珠格格何以受青睐》,投稿至地区的日报,发表了,那是处女作。只是,现在居然一句话也记不得,样报自然也遗失了。

此后,专注教学工作,心无旁骛,又因家庭孩子诸多事务缠身,在琐碎繁杂中艰难突围。

2008年开始在新浪断断续续写育儿博客。

2012年是一个转折点,开始写教育随笔。

2016年,教育局举行“共读一本书”活动,全市共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和李希贵的《新学校十讲》,读完写心得,我的心得被学校选中上报给局里,结果和很多活动一样有始无终。坐对面的的援疆小伙推荐了一个邮箱,就随便寄了出去。

有一天,收到快递,打开是一本杂志《基础教育论坛》,诧异间打开,封面毫无征兆,以为是广告刊物,等翻到内页,赫然发现发了自己的名字,那篇关于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新学校十讲》的书评,本来题目是《踏歌而行》,编者改成《向往新学校》,其余只字未改。

接着在《新疆教育报》发了日本小说《鲸武士》的书评。

  这为数不多的投稿机会给予的反馈,让人在单调和忙碌中体会到一些欣喜和感动。也让本来安于平淡的心思蠢蠢欲动,有时会想,如果多写一点呢,如果用心投稿呢?

尽管,后来也偶有文章见诸报刊,由于懒散怠惰,最后就都归于平静了。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小伙艾力,新东方核心讲师,26岁出了一本书,创立34金币时间管理法等。艾力英语顶呱呱,演讲也非常好。他的《掀起你的盖头来》《成功—点亮你的人生》两段视频演讲非常精彩,值得每个孩子和年轻人看,一个人,要想成功,不光需要坚定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规划人生,合理安排时间,增强自控力,不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东西上。

      很多时候,其实是我们的想法决定了我们的一生,很多人,就是在各种现实的诱惑中忘记了开始的路。或者用成熟解释世故,用冷漠代替热情,用拖延应对责任。

    我们选择安逸,就放弃了奋斗。选择平淡,就放弃了精彩,选择蜗居,就放弃了风景。 有些时候,是无奈,更多时候,这是我们心甘情愿的选择。

现在,更愿意把写作作为消遣、倾诉和生活的需要。


原创文章,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