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养生有重点,吃三食、做三事、防三疾,身体安康人长寿
谷雨节气,源于古人的“雨生百谷”的说法。
谷雨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到了谷雨节气后,寒潮天气基本上就结束了、然后气温回升加快,气象上逐渐开始向夏季气候自然过渡。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谷雨节气了,在这个特殊节点,不仅谷物生长有变化,养生重点也要有所调整。
谷雨,吃三食
1、香椿
谷雨前后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鲜椿芽中含丰富的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等多种功效。
但要注意,香椿中含有亚硝酸盐,食用不当会中毒,应先用沸水焯烫1分钟,去除2/3以上亚硝酸盐,再进行烹饪。
2、香菜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但不得不说随着谷雨的来临,潮气上升,也给不少人带来了烦恼。此时,香菜就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蔬菜之一。
《素问》有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吃香菜能发散寒气,还能醒脾,为安然度夏打基础。
举个例子给大家:倘若雨水太多,积水在沟里,过不了多久,水就发臭了,但如果阳光充足,水就会很快蒸发掉。吃香菜就是这个道理。
3、菠萝
谷雨前后的菠萝口感尤为香甜,是菠萝赏味期的高峰。
谷雨时节不管是多阴雨的南方,还是多风干燥的北方,人的火气都比较旺,很多人会有不想吃饭,口干舌燥的情况。
作为谷雨时节的时令水果,菠萝就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相生之物,应季而食好处多。
春食甘,病不沾。菠萝就是一种典型的甘味食物。菠萝营养丰富,它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铁、磷等微量元素。适量食用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谷雨,做三事
1、适当运动
在运动上,要讲究适当,选择动作柔和的锻炼方式,如太极拳、瑜伽等,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质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引起屏气,导致血压升高等。
可以多到空气清新之处,比如公园,广场,树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
坚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出汗量,运用物理方法排除体内的湿热之气,以与外界达到平衡。
2、早晚加件衣
话说“谷雨寒死老鼠”,说的就是谷雨来,天气忽冷忽热,容易感冒,要注意保暖。
谷雨节气过后,气温会逐渐升高,雨量开始增多,但是也要注意保暖。很多人像夏天一样穿衣服,其实季节还没有到,湿气、寒气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
3、保证充足睡眠
在中医的角度来看,“夜卧早起”是春天睡眠应掌握的节奏。
春暖花开,气温也开始回升,人们的身体新陈代谢的进程已经被加快了,所以人们的大脑对供氧量的需求随之提升。
人体一旦出现了供氧不足的情形,那么就非常容易出现犯困的问题,这个时候大家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来减少犯困的问题。
谷雨,防三疾
1、防肝病
谷雨时节虽然已经是春末了,但养肝护肝的工作依然不能松懈。
整个春季,人们的肝火会逐渐旺盛,至谷雨时节达到最旺,所以此时仍需注意柔肝疏肝,以防肝病突袭。
平时爱生气的女生,是很容易肝气不舒的,日常可以选择用干刺玫花泡水喝。
干刺玫花是一种野生的高山小玫瑰,最擅长疏肝理气,还能滋养心肝血脉,起到柔肝护肝的作用。女性长期用干刺玫花泡水喝,还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对淡斑抗衰也很有帮助。
2、防湿气
谷雨之后进入暮春,肝脏起伏,脾脏进入旺盛的时期,谷雨前后降雨较多,空气湿度大,湿邪易侵犯脾胃,出现脾胃运化失常、湿困脾胃的表现。
如食欲不振、乏力困倦、消化不良、头晕昏沉、手足凉、大便黏或大便不成形等。
谷雨多湿,此时健脾祛湿非常有必要。日常健脾祛湿可以喝点华花郎薏米茶:
将华花郎、薏米、赤小豆、大麦、山楂、芡实、玉米须、栀子等搭配在一起,制成茶包,每天一包,坚持饮用,既能健脾,又能祛湿。
华花郎不仅对脾胃有益,也可清热解毒,和其他食材搭配,对清热利湿有促进作用。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排湿毒等功效 。
赤小豆有健脾益胃、利尿消肿,和薏米搭配效果更佳。
大麦可以清热利湿、健脾开胃、提神醒脑。山楂、芡实、玉米须、栀子等,既有助于脾胃的功能,又可促进湿气的代谢。
3、防过敏
春暖花开,花粉漂浮,柳絮飘飘,这个季节最易出现一些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因此,建议出门戴口罩,避免一些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可能性;穿长袖长裤,避免蚊虫叮咬及皮肤过敏的可能。
春季存在的过敏原是比较多的,是过敏人群容易接触到的,当然包括一些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所以在春季过敏人群在饮食上要多加注意,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基本上有9成的过敏患者是因为牛奶,花生鸡蛋等食物过敏的,所以在春季就要尽量避免食用牛奶,除此之外含有人工添加剂以及各种刺激性的食物也要远离。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