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今天如何做教师婚姻育儿

学霸都是慢慢摸索,而学渣渴望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

2018-06-27  本文已影响58人  宋大妞追忆似水流年
学霸都是慢慢摸索,而学渣渴望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

        同事的姑娘高考成绩理科六百七十多,说是不好填志愿,我说是因为不能直接填清华北大吧?哈哈!这姑娘传说中是一个入学前曾在幼儿园哭过一个学期的孩子。孩子的问题、不适应大大考验着家长的耐心、智慧、教育方法,我发现我们学校孩子特别优秀的老师通常都极有耐心而且懂得放手,并且总是和孩子一同成长。近两天,我美丽菁华校园捷报频传,教师子女表现各种优异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菁华人不断努力实践创新,为自家和别人家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我们老师是容易焦虑的,当了家长之后就更容易焦虑了,一个印象中特别柔弱的同事的孩子和我女儿同班,昨天一起吃饭听别的家长说第一次认识我同事时简直惊呆了:对着不服从安排的女儿顺手就是一个大耳光子。她们在背后评价她:原来老师是这样教育自己孩子的!倘若上一位同事也是这样对待她孩子的,估计人家姑娘不是差点进了北大,而是变异成青春期叛逆吧?

        做我们这一行,焦虑免不了,真的,人非圣贤孰能无惑。但是倘若不能带着研究者的眼光、朋友的角色、示范者的角色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日子真心会各种难过。因为教师和父母的劳动都具有如下特点:①复杂性注定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方法,②连续性注定我们的工作基本上没有时间限制,几乎得时时在岗③广延性注定我们的工作场地几乎是没有严格界定的,④间接性注定我们不能直接创造经济财富⑤长期性注定我们培养孩子的周期特别长,收效特别慢。⑥示范性注定我们时时得用强迫症约束自己。在这么多不自由不自在里倘若不懂得一丝丝自娱自乐日子真心不好过。

从目前教孩子写作业的情况来看,我终于改掉了起高调、动辄打人骂人的习惯了。这不能不说是个伟大的进步,我终于允许孩子一个我眼里简单的作业做上三次才完成,允许她按照自己的方法走,容忍理解她犯我认为特别低级的错误,接纳她、应承她:我一定会一直陪着你。教育孩子不就是这样:陪着蜗牛散步?如果讲一遍他们就能跑,那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为教育而焦头烂额的家长和老师,既然自己和孩子的情况都在正常范围,急什么急?躁什么躁?孩子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这会不会的东西到一个时间点他们终究会学会的。孩子是有发展需要的人,而且孩子的发展需要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认知的和情感的、道德的和审美的,等等。如果我们只在意表面的、功利的东西,或许一些内在的、底层的、更重要的东西却会被忽视。此外孩子是教育的对象他们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脱离了孩子的主动性,教育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①发展的不平衡性。②发展的顺序性,当我们在嫌弃他们不够灵活的时候,孩子的确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没有达到发展的阶段一切强求都是枉费心机。这时我们应该尊重③发展的阶段性。当然我们也必须抓住④“最佳发展期”,此外我们应当尊重⑤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比如性别、年龄、遗传因素等。不论怎么说,师生或亲子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的关系,但在人格上一定是平等的,在学识和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民主的关系才是最健康的关系。

        通过长期观察,我发现孩子的思维模式多半受家庭影响,通常学霸都懂得凡事慢慢摸索,懂得先确定问题,不会回避“痛苦的小路”,而是通过刻意练习缩小自己不知道的范围,而学渣通常想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没有明确的目标,从来都直走“快乐的小路”,遇到问题想当然的胡乱回答。而人生而渴望快乐回避痛苦,如何引导孩子走“痛苦的小路”?在平时的亲子教育过程中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塑造都是个不错的工具。①了解目标,越具体越好。②了解孩子的起点,了解孩子能做什么?会了什么?③列出一系列阶梯式的步子,让他们有能力从目前状态向目标迈进。步子大小不是由家长或老师决定,而是孩子。④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予以反馈。材料越新,孩子需要的反馈越多。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四个步骤,而我们通常希望直接由步骤一跳到步骤四,岂不是也像拿到题就乱做的孩子?步骤一:操作定向,即孩子对这事有个大致了解,在头脑中形成心理表征。步骤二:操作模仿,对步骤一的深加工,以外显行为表现,这时候表现效能低是非常正常的。步骤三:把习得的动作整合固定下来。这时才有了步骤四:操作熟练。这样看来,急于求成不啻于杀死孩子的积极性和各种可能性 。

      把这些话写下,今晚我的《教育学》《心理学》复习完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