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探究

听王崧舟《今天我们如何教朗读》笔记(一)

2020-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叨叨魅

这场讲座历时一小时四十一分钟,王老师从朗教学的现状切入,申明了朗读教学的重要作用,然后,从三个方面阐释了朗读教学的相关要素。

首先,王老师认为,如果将阅读教学比作一只大鸟的话,那么它的两翼分别是默读和朗读。然而,在目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却呈现出了“阴胜阳衰”的状况,即默读教学做得好,朗读教学处于弱势地位。就朗读教学而言,做得好的在小学,其中小学各学段中,第一学段做得要相对好一些,到了第三学段是,明显开始弱化。中学起,学生更加羞于开口朗读,而到了高中,上的直接就是哑巴语文课。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朗读对于培养、塑造、重构学生语感,有很独特的作用,要全面提高核心素养,朗读教学必须要做大做强。

接下来,王老师从朗读教学的目的、原理和策略三个方面对朗读教学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一、目的:为什么要教朗读

在这里,首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朗读,是“为读而读”,还是”为人而读”?也就是说,朗读的核心目的,最终指向“读”还是指向“人”?王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一至三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与内容:

这份表述有层次、有体系,就一般要求而言,第一学段是“学得”,第二学段是“习得”,而到第三学段的要求就上升为“用得”,要求形成了能力。特殊要求的表述,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内容规范、技巧要求方面都层层递进,步步提高。

同时,王老师也提出了一个质疑:课标关于朗读的要求,总觉得似乎缺了点什么?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他引用了《朗读者》第一季中麦家的朗读来进行说明,告诉我们打动读者的不是技巧,而是真情实感。这档节目之所以取名为“朗读者”而不是“朗读”,其深意就在于,其强调的是朗读过程中的“人”。所以,他认为,课标中关于朗读教学的表述缺少“人”的因素,朗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人而读,为言语人格而读。如果朗读时眼中无人,只强调朗读技巧,那么,这样的朗读仅为物理现象,并非生命现象。

如何做到朗读教学时眼中有人呢?

1.要激活朗读意愿,即唤醒学生由“要我朗读”转向“我要朗读”。

2.强化朗读体验,要能将朗读语言还原成画面、场景、情境、细节等,体验朗读的声音所传递的生命气息和能量。

3.习得朗读技巧,包括重音的处理、节奏的把握、语态的表现等,但朗读技巧的学习,必须基于文本语境、为了文本语境。对于学生而言,朗读技巧是一种沉浸式习得。

4.确证朗读主体。朗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审美的朗读主体——朗读者。朗读基于人、朗读通过人、朗读为了人。

从这些认识出发,王老师总结出了朗读教学的公式:朗读主体=朗读意愿朗读体验朗读技巧,这三者之间之所以是相乘的关系而非相加,是因为其中任何一个因素为零,朗读主体即为零。也就是说,要达到朗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这三者缺一不可。按照此公式,王老师对课标中关于朗读的表述进行了重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