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一种生活方式
内观,一种生活方式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很多的烦恼,体验很多的痛苦感觉,焦虑,恐慌,愤怒,等等。每个人都想要宁静与和谐的生活,但想要的总是得不到,不想要的却总是到来。当我们陷入各种负面情绪中,焦虑,恐慌,愤怒,受苦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我们会把周围所有与我们相关的人都带入一种负向的状态中,就像快乐可以传染,负面情绪也是可以传染的,一个人的不快乐,导致所有人都陷入不快乐的状态中,然后一群不快乐的人,也只能制造不快乐,这就是个无穷无尽的死循环,而我们经常做的,就是不断的制造这种死循环。
我们生而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要与其他人相处的,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夫妻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如何处理这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何协调这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何与其他人和睦共处,营造一种良好和谐的气氛,让大家都持续的处于一种和谐和睦的状态中?
当一个人感到焦躁不安,忍无可忍,想要从中解脱时,首先必须找出烦恼的起因,即导致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假如我们细心观察,就会清楚的觉察到,每当情绪或者负面思维起来的时候,我们必然会变得焦躁不安。换言之,宁静与和谐是不可能与负面情绪或者思维共存的。
负面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呢,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答案也非常明显,当别人的某些行为,或者发生的某些事不如我们的意,我们就会变得很不爽,负面思维也随之诞生了,然后负面思维的演绎,又加强了情绪的燃烧,熊熊燃烧的情绪火焰又持续不断的滋长负面思维,一个死循环。当渴望的事物得不到,不想要的东西却总是到来,我们的身体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持续变得紧绷,心灵的结也越打越深。我们的生命中不断的重复这样一个过程,导致我们身与心两方面都被捆绑的紧紧的,无法摆脱。我们体尝到了生命的苦涩,生而为人的痛苦。
现在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设法让生命中的每件事都尽如我们的意,没有任何不如意的事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要想办法获得这种能力,或者也可以找到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我们可以请求他的帮助。但很显然,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没有任何人可以做到这点,上帝也做不到让一个人事事如意,否则就没有那句老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了。
从上述的讨论中,实际上已经有所提示了,当我们面对烦恼的时候,实际上只是在产生一种盲目的反应,不如意的事发生了,负面思维诞生了,身体开始紧缩了,然后随着一次又一次不如意事件的发生,思维与身体的结打的越来越深,最后变得难以忍受。
在古代,就有许多人研究过这个问题,包括许多现代人,也有研究这些问题,“人该如何面对心灵的苦,并寻求解决之道。”每当不如意的事发生,内心产生负面情绪时,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例如,开始背英语单词,想想别的开心的事,起来走走,喝杯水,那么负面情绪可能不再增强,并且慢慢减弱,直到最后完全消失。又或者数数,一、二、三,念咒语等等,借助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就能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
这个办法确实是有效的,确实可以解决内心的很多问题,但事实上这种方式只能解决心最表层的烦恼,负面情绪实际上并没有消失,而是被藏进了潜意识深处。就像打针的时候会疼,要是不看针头可能疼痛感还不那么明显,但看着的话就会感觉特别的疼,特别的难以忍受,烦恼也是如此。表面看起来我确实摆脱了烦恼,但在潜意识的深处,我们不断在积压各种情绪与烦恼,就像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活火山,等待某一天,某个事件的刺激,然后来个大爆发。
还有其他探究自己内在真相的修行者,作出了更深入的探索,通过体验关于自己的身心现象,发现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只是在逃避问题。逃避无法解决问题,必须面对它。每当内心生起任何负面情绪与思维的时候,我们只有观察与面对,学会与情绪和烦恼呆在一起。当我们开始与面对,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生起烦恼,然后观察与面对,各种负面情绪与思维会越来越少的生起,心灵慢慢变得宁静与和谐,我们将真正从各种烦恼解脱出来。
这听起来妙极了,但实际上真的行的通吗?对一般人来说,有这么容易面对烦恼吗?当负面情绪起来的时候,比如愤怒,当其起来的时候,根本就来不及进行觉察,马上就被情绪带跑了,然后作出一些过激的反应,当我们给对方一个过激反应,对方也反馈给我们一个过激反应,进入一个死循环。然后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不断的进行死循环。
问题的关键在于烦恼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它们诞生于潜意识的深处,然后当其浮现到表面来,通常会因为太强烈的情绪而把我们淹没,导致我们丧失了观察的能力。
也许我们可以请一位全职管家,白天黑夜的监督我们的行为,当我们某种情绪产生的时候,以便可以随时提醒我们进行观察。但当我们负面情绪起来的时候,我们通常是没有理智可言的,所有的好言相劝都是刺耳噪音。
假如理智获胜,我们闭上眼开始观察情绪,但浮现在脑海中的,只是那些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的人与事,我们再次进入到怨恨的死循环中。
然而,当我们真正客观的观察自己身心现象与外界事物的变化,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每当内心的情绪起来的时候,身体上就会产生某种反应,比如愤怒的时候,呼吸变得粗重,心跳加快,紧张的时候,身体肌肉变得紧缩等等。
一般人难以察觉抽象的感受,比如愤怒,恐惧,忧虑。但经过适当的训练,观察呼吸或者身体的感受变的比较容易,这两者与内心的烦恼与情绪有着直接关联。
当我们生活中经常保持对呼吸的注意,我们就是在建立一种对于呼吸的熟悉感,建立一种自动化的情绪侦测雷达系统。每当我们情绪起来的时候,呼吸或者身体感受的变化很容易被捕捉到,当这些变化被捕捉到,我们就知道情绪起来了,我们可以借由观察这些不再和谐的呼吸与感受,慢慢消融内心的情绪。因为内心的感受与身体的感觉,就像硬币的两面,本自一体,却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身体的感觉来消融内心的情绪。这个过程中,我们并没有逃避问题,而是在客观的观察内心的感受,当生活中,我们一次又一次的生起烦恼,又一次又一次的如实的观察随烦恼而来的感受,慢慢的烦恼就失去了力量,最后我们彻底从烦恼中解脱出来,我们终于可以持续的保有生命的宁静与和谐。
这种方式,就是内观的技巧,一种自我观察的方式,最传统的内观技巧,通常是从观察呼吸开始,但其实广义上的内观,指的是注意力向内,观察有关于自己的身心现象,通过客观的观察自己的身心现象,理解我们自己,理解我们是如何与周围人事物进行互动的过程。入门的方式,除了观察呼吸,还有其他很多方式可以进行入门的初始练习。
通过这种自我观察的方式,让我们看到内与外的两种真相。以前,我们总是睁着眼睛向外看而忽略了自己内在的问题。我们总是向外寻找快乐,把所有的不如意归咎于外界的人事物,陷入对外界事物憎恨的死循环。当我们开始练习,我们会慢慢发现烦恼真正的起因为何,它们首先源于我们内在,然后才被投射到外界。
现在经过不断的训练,我们对于自己身心的现象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敏锐,我们不再只看到硬币的某一面,同时也能看到另一面,我们可以慢慢保持一种心的平衡,客观的看待我们的烦恼,我们所遭遇的各种不如意。
越是精勤的练习,我们越是可以快速的从各种负面状态中解脱出来,心灵慢慢得以净化,被净化后的心,总是充满了慈悲与爱,对于其他人事物总是充满了同理心,我们会更容易原谅自己,也原谅他人。
当一个人到达这个阶段,生活的模式就开始转变了,他不再从言语和行为上打扰他人,内心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小太阳,不断的自然而然的散发着光与热,辐射着周围的所有人,即使他什么也没做,周围的人也慢慢的因为他而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转变,变得和谐与快乐。
这就是内观,这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法门,只是非常简单的技巧,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以这种方式生活,慢慢净化自己的心灵,当某个心灵足够成熟,慢慢的也能影响其他人,影响自己所做的事业,持续正向的心灵总是吸引正向的人与事,负向的心灵总是吸引负向的人与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净化自己的心灵,永远是改变自身境遇最好的方式。
博客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