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学生带来的惊喜

学生带来的惊喜
――《短诗五首》教学随笔
今天,继续跟大家聊聊我们《短诗五首》的教学历程。
《短诗五首》地第二课时,是学生的展示课,展示他们对自己小组抽到的诗歌的解读。
九年级十五班。15班的课两节连着上,学生没有太多的准备时间,也没有从网络搜集资料的机会。第二节课开始,我给他们留了大约十分钟地时间,借助手头资料,还有小组内学生的交流讨论,就要上台讲解了。
第二小组抽到的是第一首诗沈尹默的《月夜》。说实话,这首诗不太好懂,看着挺简单的几句诗,你就是读不懂啥意思。第二小组派出了他们的重量级人物――语文课代表钱涵青。
钱涵青同学大大方方地站到讲台上,开启了跟大家的交流模式。“我请一位同学先把这首诗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大家思考一下,这首诗选取了哪几个意象?这首诗写于1917年,当时中国是怎样的社会状况,这首诗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没有关系?……”
一个个问题设置得有模有样,真是不得了呀?
钱涵青同学在大家谈了看法之后,一句一句跟大家谈了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体现了作者独立不倚的人生态度和奋斗精神,追求独立与自由。并且结合生活实际,告诉大家,我们作为中学生,也要学会独立,不能老是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
钱涵青的解读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表现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认可。
第四小组抽到的是卞之琳的《断章》。他们派出了朱嘉豪同学给大家解读诗歌。
“《断章》是一首哲理诗,是从作者的一首长诗中截取出来的,所以叫做‘断章’,短短的四句诗,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前两句是说,我们再看风景,我们是主体,但是,我们也可能称为别人眼中的风景,这个时候,我们又成了客体。三四句也是表达这个意思。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外出旅游的时候,我们用相机拍一处美丽的风景,别人有可能把我们也拉入到他们的镜头当中,成了他们镜头中的风景。”
朱嘉豪解读得头头是道,学生们频频点头。
第一小组抽到的是《风雨吟》,朱婷婷同学上台解读诗歌。能够抓住关键词句和意象解读诗歌,并且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解读很透彻。
第三小组抽到的是聂鲁达的《统一》。黄大健同学从容上台,开启了他的解读模式,学生有质疑,有赞同,效果很好。
15班用一节课时间,顺利完成了四首诗的理解,效果不错。
九年级四班。学生由于准备时间充足,刚一上课,就有同学把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准备上台讲解诗歌。
第一首沈尹默的《月夜》,杨程翔一马当先夸到了讲台上,王鹤霖同学直呼“遗憾”。杨程翔同学先请一位同月介绍了作者,告诉大家作者介绍里暗藏着这首诗解读的突破口,他的解读很细致,并且与时代背景充分联系。“这首诗写于1917年,正是军阀混战,中国前途渺茫的时候,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追求独立自由的时候。这首诗的第一句“霜风呼呼的吹着”,‘霜风’‘呼呼地吹着’应该喻指当时的军阀势力之猛烈……”
没想到,他的解读又有新发现。解读的透彻深刻,令人赞叹。
接下来,冯阳阳同学解读《断章》,她解读完之后,居然问大家敢不敢根据作者传达的哲理,仿写这首诗,两分钟准备时间。
说实话,我觉得挺难的。
但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两分钟以后,居然就写出来了。请看:





你抬头看着星空
星空也低头看你
星空明媚了你的脸庞
你明媚了别人的梦境
――王婉慧仿写《断章》
你通过贝壳聆听大海
大海通过贝壳倾听你
你向贝壳诉说你的苦楚
大海通过贝壳倾听你的心声
――谢双羽仿写《断章》

你在大地上沐浴阳光
阳光沐浴着你的身心
你说阳光给予你温暖
阳光说你赋予它活力
――陶怡彤仿写《断章》
看着这些学生的作品,我很感叹。原来,他们无所不能呀,尽管这些小诗还很稚嫩,但这么短的时间就创作出来,非同小可呀!
由于写诗占用了时间,四班就完成了两首诗地解读。我觉得,这很值得,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写出了一首首灵动饿小诗,不是很值得吗?
接下来到了十五班的课。我在十五班大力表扬了四班的孩子,说他们表现的真好,会写诗了,并且写得还不错。我读了几首四班雪人写得诗,他们点头赞许的同时,也有点不服气。
“老师,我们也会写的,而且比他们还要写得好!”我正说的起劲,有孩子小声嘀咕起来。
“那好呀,我们班愿意和四班的孩子比试一下吗?我们五首诗算学完了,给大家五分钟时间任选一首进行仿写,敢不敢?”
“怎么不敢!老师,他们用两分钟,我们也不用五分钟,两分钟就可以了。”陈一民很不服气地说。
“好的,开始!可以到黑板上去写,写得好的可以加分。”我又加了一句话。
“呼啦啦”地一下,教室周围的黑板,居然给占满了。
五分钟过去之后,所有的黑板上都写满了他们创作的诗歌。天呐,人才呀!
不信,请看:

忆流年
曹心悦
在回忆的堤岸慢慢走
多少往事
在回忆中缠绵
此去经年,似在眼前
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
作业吟
试卷从老师手里涌来
资料从书包里奔来
题目如海
答案如命
我冒着生命的危险
在ABCD里抓阄
――吴昊仿写《风雨吟》
秋叶
你站在树林里看落叶
看落叶的人在林边看你
落叶装饰了你的眼帘
妮明媚了别人的梦
――孙梦茹仿写《断章》
离愁
我在夕阳下看你的背影
你的背影在夕阳下变得模糊
背影已沉入了夜色
曲终江上数峰青
――黄大健仿写《断章》

陪伴你成长
熬了九学年艰苦的时光
到你的床头置一缕阳光
我清楚着,前路漫长
你却告诉我“不必慌张”
――韩浩然仿写《萧红墓畔口占》
统一
所有的作业都是作业
所有的背书都是背书
快乐是个谎言
所有的作业并无差异
最终只不过都是为了成绩
――黄大建仿写《统一》
上学吟
我从家里奔来
风从四面袭来
冷风如刺
飞雪如刀
我有热爱学习的心
在天寒地冻的路上
――林然仿写《风雨吟》

你在路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路上看你
晨曦洒满了你的衣袖
你落入了别人的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