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励模式
我们现在实行的基本上是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比如大红花,贴贴纸,积分币等,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学生,让学生能更好的听我们的话,按我们要求的去做。这里更多的是统治与被统治,管教与被管教。也可以说老师把原本属于学生的课业变成了老师的课业,(这里不是说老师就不用做什么)。而是说老师要重新定义一下自己的工作,应该是发现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头脑风暴),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鲁道夫·德雷克斯
如果我们的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成绩,为了学习功课,各种的纪律与约定都是以学习成绩为目的,那我们就从根本上错了,孩子们需要社会和情感技能,否则他们学习起来就会很艰难,并且会有很多纪律问题。而学校和家庭都没有教会孩子这些,甚至忽略了这些技能。那什么是社会和情感技能呢?在《美的相遇》这本书里,我看到民国时期除了有科学教育,还有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现在好像只剩下应试教育。
社会情感技能和学业学习,就像是火车的两条轨道。社会情感能力应该有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而我们可能会说,我那里还有精力和富余的时间来做这件事呢?我们这些低年级的孩子还这么小,怎么能做这些呢?
是啊,我也常常在徘徊。但静下来,仰望星空时,听听内心的声音,我们是谁,要把这些可爱的小天使带向何方。我们走得太快了,走着走着就跑起来了,跑着跑着,还嫌慢,那就飞起来?现实就摆在那,我们怎么办,是否,可以向我们的孩子求助呢?听听内心的声音。做一个专注于学生的学业,并同时教给他们社会和情感技能的和善而坚定的老师呢?问题解决了,但更难的问题出来了,和善与坚定是最重要的,如何做到和善与坚定呢?每次面临考试的时候,面对排名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不坚定了,也开始不和善了!自我修炼,内心有力量才能和善坚定。力量来源于哪里?来源与知识,来源与行动,来源于生命的觉醒,来源于志同道合的伙伴。
行动起来吧!学业成绩我就不讲了,我们先来看看我们陌生的社会和情感技能。很多社会和情感技能都表现在以下“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中。
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
1、我能行。
2、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
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四项技能:
1、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
2、我能与他人相互尊重地共事。
3、我理解我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4、我能够通过日常的练习,发展我的智慧和判断能力。
具体要如何培养?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去思考,去纠正,我们自己也要学会这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相信“我能行”。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在我们相互的鼓励与支持下,没有羞辱与责备的安全环境中去践行,审视,反思自己的行为,参与到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伙伴的力量。
(资料参考:《教室里的正面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