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那些事儿

劝君莫做救世主

2020-03-17  本文已影响0人  耘心

有位同行小友向我请教:

近来线上教学,完全没有办法管理学生,有的学生根本不上线,不交作业,不管怎么动员都没有用。感觉这样工作实在累心,让人无处着力,这种情况怎么办?

的确,现在网上频频出现线上教学而造成的师生矛盾,有老师怒怼学生的,有学生怒骂老师的,有家长嫌老师管得太严格的,有老师一不小心说话失度被处分的,线上教学,和以往一样,家校师生之间,从来都是这些矛盾,只是由原来的正常矛盾,换了种形式,移到了线上。

首先要认清,师生矛盾会是永远存在的,孔子还跟学生闹过矛盾甚至骂学生是朽木呢,当然也有学生骂过孔子,骂得还很厉害的。

师生间的矛盾,其根源上来说是一种文明教育与孩子自我天性的冲突。

不管文明教育多么关注孩子的心理,但教育的标准都是在引导孩子渐渐脱离孩子的天性,慢慢接纳成人世界的规则与知识经验。而这个过程,本身是有冲突的,尽管绝大部分冲突会随着绝大部分孩子的成长而慢慢减弱,当然也有个别会分外突出的。

老师的教育能力,就是不断地了解孩子心理特征,不断摸索着在尽量减少冲突的情况下,让孩子渐渐接纳成人世界的文化知识与生存规则。这的确是很艰难的事情。

一是教育本身是有强制性的,二是教育与被教育者有冲突是必然的,我们的成长就是如何在尽量减少冲突的情况下继续开展有效的教育,三是教师不要做孩子的救世主,你只能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因为教师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你顶多能对他某一个时段产生很有限度的影响,不要期望能改变孩子一生。

许多人的一生之所以改变,有人说是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有人说是遇到了一本书,有人说是经历了某一件事,有人说是遇到了某一个人,等等,一个人之所以认为自己的一生被某一人某一事改变了,其实多数都是偶然,更多的是自己内心一直渴望改变,然后有一个人恰如其分地推了他一把,给了他力量、信心、方向、视野、平台、机遇。。。。。

然而对于不知道要改变自己、或者根本不想改变自己的人来说,无论你怎么努力,你都很难改变,不仅不被改变,他还有可能改变你:这事新闻上就多了去了——教育是有反噬力的。

友:

怎么做个轻松的老师?刚有个学生找我私聊,吞吞吐吐说了很久,最后的意思是觉得我太累了,学生也累。

我就是太容易把学校的事、学生的事放在心上

答:

不做救世主,你改变不了任何人,你只能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好即可

不要放大自己的作用

永远不要试图改变任何人

他人的改变,是因内强烈需要改变,恰好我们帮上一把,他们才会改变

友:

也是

我每天都抓作业,太累

抓直播上线,不抓又不行

怎么把握这个度

答:

要时刻记得:我们只是普通人,只做自己的工作,好好谋生,不要希望做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即没能力也没资格。

讲课,课外的东西尽量不讲,人生尽量不谈,除非有人非要找你谈

抓作业,其他一概不管,他们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都是他妈的事情。可以交流,但不要期望改变。(该他妈的事情,千万交给他妈,不要取代,不要僭越,不要过度期待。那要是他妈也不管或者管不了呢?他妈都管不了,你凭什么能管得了呢?)

要把握好这个原则

有所为,有所不为,只为可为分内之事

友:

尽量如此去操作两天

当一个老师深感力不从心,身心俱疲的时候,我觉得最需要的是反思我们自己的观念。

我们感受到的痛苦,除了自身病痛、亲友病痛分离等是最真实的痛苦之外,其他绝大部分感受到的痛苦其实都不是真实的痛苦,都只是因为某种观念的执着而让我们产生痛苦,只需要转变观念,痛苦便随即消失。

对学生教什么,首先要尊重国家要求,不要盲目开展自己认为的正确的思想与知识教育,即课程标准。

其次要尊重学生自身的素质,你不可能把对基础很弱、行为很差、家庭教育跟不上的孩子的教育教学,跟基础很好、习惯优良、家教到位的孩子进行一样的要求。即学情分析。

所谓因材施教,指的就是这个,用现在的话就是分层教育,区别对待。(家长骨子里多数是反对因材施教的,因为他们只想追求公平一致的教育,他们不认为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是有差异的。)

所谓登堂入室,指的就是渐进式提高要求,而不是把自认为所有好的东西都要让学生掌握接纳,从而一步入室。这种让人立地成佛式的教育,是绝对不可取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