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发展与领导力

从宁高宁的战略思路看战略落地的误区

2024-02-04  本文已影响0人  团队引导者赵磊

最近在研读宁高宁选择撰写的《五步组合论》。在《发展战略》一册中,谈到了在战略制订过程的一些工作思路。

“中粮集团在制订全产业链战略的过程中,集团上下进行了历时四个多月的广泛研讨。大家对战略方向本身反应是正向的,但也有一些疑惑。比如全产业链有多全?哪些粮油食品业务会纳入全产业链?如何协同?如何平衡内外部客户?从客户(消费者)的角度看,全产业链价值在哪里?等等”

宁先生最终发现,组织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研究,才能够统一认知、提升信心、统一目标。

统一认知的重要性

在理念、思维、战略上的统一认识非常重要。通过广泛的研讨,明确发展方面的大目标,才能够确定如何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如何进行资源的配置,如何不会陷入短期利益的争执;

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评估

在资源分配上,要做好基于目标的资源价值度的评估。对于快速发展的企业来讲,一定会有一些资源是与我们的价值链不匹配的,这些资源包括物资、设备、数据、人等等。这些资源是长期持有,还是卖掉或者进行调整?最终的决策都要根据经营结果做出评估;

流程的打通

一个创新的事业,每个环节都会有需要打通的地方。如何快速厘清各个环节,确定各环节在战略中的定位,有赖于决策层各位伙伴,能够站在公司目标的层面上,建立系统思考,综合评估与决策。

以上三点内容描述了从“战略修订”到“流程重构”的三个核心工作。

在以往辅导企业战略落地的过程中,会发现大多数组织都存在着三个误区,正好与此三点相对应。

1.战略规划制订之后,只在小范围做传达,不做大范围澄清。很多管理者不理解“战略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这就导致大家不理解公司为什么要调整组织架构,改变考核体系、调整职能,缩减编制。当战略不被官方渠道解释,而被私下猜测领会时,很难对战略落地执行产生积极影响。比如,降本增效的战略,往往会被理解为“裁员省钱”

所以,我不断强调战略澄清的重要性,就是希望战略确定之后,中高层管理者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可能采取的策略、资源的组合方式是什么,在统一目标之下,形成合力。

2.  第二个误区是快速发展下的资源不聚焦。业绩向上突破的时候,手里的资源多了、钱多了,看到的机会也多了。尤其是与主营业务关联的领域,好像机会有很多,企业往往会选择其中一到两个进行布局。这些领域对主营业务或者是很好的补充,或者能够体现增值收益。企业会本着反正也不亏钱,先维持着等长大的想法。时间一长会发现,非主营业务即没为主业带来大量的现金流补充,还要花费精力进行管理,形成一种“丢掉可惜,拿着不值”的两难局面。

快速发展的企业一定要学会聚焦。认真评估资源的投向,尤其是涉及到非主营业务时,要思考如何才能够保持更快的发展,非关键环节采取利益让渡、联营、合作、财务投资都不失业一个选择。人、财、物、时间概莫如此。

3. 第三个误区是忽略整体,强调局部利益最优。对于新的业务形态,每位管理者都要有一个“整体与局部”的综合考量。谈到业务发展,大家都明确支持,提到流程、职责,则更强调新业务带来的问题。人们的行动,会不自觉地保护部门的利益。这就说明管理者并非理解了在变革过程中,全局最优而非局部最优的理念,从而成为影响目标达成的障碍。

如何让管理层理解,“一个团队只有一个目标”,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很难的题目,因为管理的本质是有效地组织资源,推动组织高效率地工作,达成共同目标。而事实却是,每个人都有独到想法,都希望业务自由,不受约束。如何协同这些关系,宁先生的观点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全文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