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读写(21日写作挑战)跟着张文质写作

我要给实训生上示范课

2019-03-19  本文已影响1人  小豆子和小丸子
我要给实训生上示范课

上周知道自己要带音乐实训生2名,而后这周所有导师要给实训生上示范课。说实话,这些活是很累的。原先我就推脱过,但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没法推掉。既然这样,就只好自行准备了。

这么多年过去,感觉自己一直是个学习中的人,也没有资格去教导他人,因为在这条“教学”的路上,始终是自己一个人在瞎琢磨。近几年,我感觉如果有一个真正的师父的话,人的成长也许就没有这么多的弯路和迷茫。现在轮到自己要做他人的师父,总是有点瞻前顾后,不知所措,说到底:就是心里根本没底气去做别人的师父。当初,我也是这样拒绝领导的,但显然领导和我的理解不在一个层面上,造成领导总以为我是清高摆架子。事实上,师徒关系的建立必定是在有共同的课堂追求之上。

我对自己那么负责,所以我怎能对他人随便起来呢?这几天,我就一直在思考怎么上课,因为是给实训生上示范课,我想到了几点:

1.课堂中,能体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真实过程。第一天和实训生接触,把两个月要做的具体事情跟他们梳理了一遍,也不忘告诉他们:作为一个即将要上岗的音乐老师,如何上课是最为关键的学习任务。(其实,也不回避其它学习任务)我还说,最后要上一节音乐汇报课,大家早知道可以早做准备。一个男生直接问了一句:老师,如果我有节课上得好,能把这节课再上一遍吗?我愣了几秒,直接否定了。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一定要到课堂中去熟悉学生,学习上课,通过有限的几周研究教材,而后制定教案,到课堂里去真正实践,梳理总结。有可能我理解错了男孩的问题,或者我把男孩的问题想复杂了,但我觉得,有必要告诉这些年轻人:教学之路才开始,一定要脚踏实地,到课堂中去学习真正的本领。不要凭借自己的小聪明、小才智,轻巧地去选择那条所谓的捷径。

课堂需要真实地呈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说更准确一点,要看见“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前,老师在后”的理念也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在课堂让听课人看到老师真实的位置(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推动者等)。所以我想在课堂上做一个“多余的人”,尽量让孩子自己学习、自己尝试、自己表达、自己体验、自己获得;如果孩子遇到困难时,可以互助学习;实在无法解决时,我才会参与一起学习。我想的更多的是,我不是向任何人展示我的课堂技艺,而是让课堂真实地呈现真实的问题,真实的学习,这才是提供思考与学习的课堂。

2.课堂中,真实呈现音乐老师的专业性。音乐老师的音乐课堂与普通老师的音乐课堂呈现是不一样的。音乐老师的课堂,一定要尽可能扬长避短,发挥自己优势,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专长有效结合,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有的老师个人音色好,课堂语言就可以成为其亮点;有的老师声乐好,课堂中的示范与指导特别到位;有的老师键盘好,在钢伴时富有个人特点,等等,这些专业技能可以为老师的课堂锦上添花。

作为新老师,职业初期就要对自己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知道哪些是个人所长,哪些是个人所短,在平时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练习,包括教材内容的自弹自唱,都需要熟练运用,才能在课堂自如发挥。

一个好的音乐老师,他的专业性还体现在对教材专业的解读上。上学期期末,我们学校请来了苏州市教科院的音乐教研员王欢老师,听了她的讲课,几次提到一些优秀课例的产生与老师的付出,都超出我的想象。本以为自己算一个认真研究教材的人,但听王老师说了一些课例背后的故事后,我深感惭愧,觉得自己的认知又被重新刷新了。我深深觉得:好课无止境,研读必进步。

3.无论是上课者还是听课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启迪。我上的课不是优秀展示课,不是评选优质课,我不必迎合听课者的感受,也不必故意博取眼球,我就是想让自己通过这次上课,和实训生一起思考:一年级的音乐课堂,我们还需要关注哪些问题?我想到的有:课堂组织,习惯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同伴合作等。

从知识层面来说,我们很容易低估一年级的音乐课堂。最近的我,就遇到了很多实际的教学问题与教学困境,这也是一个老教师遇到的新问题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年级音乐教学的难,不是知识性的难,而是孩子生命复杂性的难。面对这些参差不齐的一年级孩子,我真有点束手无策,即便如此,我还是要真实地去面对,勇敢地去尝试。就像早上我跟徒儿若菡说的一句话:“师父还是不死心,我还想在课堂去实践自己的思考。”这倒不是什么教学宣言,而是一种直面困境的勇气和决心。

我在试教《勤快人和懒惰人》时,明显出现了时间分配的问题(前面的欣赏时间过长,使得学生学习新歌错过了最佳时间点,效果有些差),所以我明天的课还没有把握,还需要调整。我已经决定把欣赏部分砍掉,直奔主题,学习新歌;在最后加上一个拓展内容:编创新歌《勤快人和懒惰人》。由于进行了新的调整,我也没机会试上,所以我希望自己能调整到一个很好的状态,争取上出满意的课来。我想,有时献丑也是有价值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