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步地学着自律

远离你的限制性信念

2016-08-16  本文已影响87人  风车蜗牛

原谅就是“还原到对方所处的身份、状态、背景去理解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并“谅解自己”。

最近刚好看了一本两性关系的书《但愿婚前我知道》中也提到了原谅一词,原谅不是消除我们的记忆,不意味着伤害带来的不好结果都能消除,不一定能重塑信任的关系,并不总是能更带来和好。原谅实际上要求我们作出一个放下自己的利益而去恩待伤害我们的人的决定。当然,永澄说的这种方法,还原到对方当时的情景去理解,可能有助于我们去更好地理解他人,谅解他人。很多时候我们说“放下了”,那便是一种真正的原谅吧。原谅是面对伤害、重建关系的第一步。

三类限制性信念

一、绝对化的要求

这一类要求的常见句式便是“你应该……”。常说这一类话的人叫作“应该的暴君”,让我想起了权力的游戏里面瑟曦·兰尼斯特的儿子乔弗里,这是个可恨又可怜的角色,登上了王位之后成了一名暴君,一旦有人违抗了他的旨意,便会暴怒或者想方设法除掉他人以出掉怨气,你看,我们每个人心里是不是都住着一个暴君,当你的家人或者同时没有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时,你心里的暴君总是会嗖地一下跳出来,愤怒地说:”你应该……你说的都是错的balabala“。乔弗里有多讨厌,你心里的那个暴君就有多讨厌。真的是对方做错了吗?不,是你心里的期待出现了问题,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照着你期待的样子去做事。生气是无能的体现,你可以帮助他做到期待中的样子,而不是仅仅动动嘴皮子说应该。

二、以偏概全

这一类人,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喜欢过分地概括化,喜欢用一时或一件事去评价别人或自己。说起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宝强离婚事件,各路网友也是操碎了心,通过仅有的信息,便跑去微博上骂骂咧咧,随意评价他人。你们看到了全部的真相么?目前看到的信息都是真的吗?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没有还原到对方的身份、状态、背景去理解,在手机、电脑面前当个键盘侠,逞一时的口舌之快,这样的人实在是不值得尊敬。

三、糟糕至极

糟糕至极有三大妄念——无能、无助和无价值。这也是我自身经常会出现的状态。作为一个刚入职场的新人,工作上很多时候还是存在依赖思想,也是源于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也存在赌徒心理,期待一击制胜,全情投入一次,期待着任何问题都有一个正确的、完美的、一次性的方案,拼命去寻找而不去实践,如果找不到,便觉得自己糟糕透了。没有事情是一步到位的,小步迭代,在试错中吸取经验,然后改进,这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自我设限,只会阻碍我的发展。

白兔爱肥鹅BTAFE的信念模型

Q&A环节收获整理

  1. “她没怎么看书也比我考得好”,考得好是结果,原因至少有30种,比如她聪明、她积累的多、她小学就学过了、她爸妈是老师、她有卷子的答案……“没看书就比自己好”这个说明你太单纯了,少年。
  2. 如果努力就可以让一个人优秀,那你看打扫卫生的阿姨们、站在太阳底下指挥交通的叔叔们,岂不是都要考第一名了。少年,你太单纯了。
  3. 不要随意归因。

积极主动自我觉察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