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尘老师和她的朋友们一思诗文集每天进步一点点

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无害的利

2021-01-30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德乐

欲惡取舍之權:見其可欲也,則必前後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必前後慮其可害也者,而兼權之,孰計之,然後定其欲惡取舍。如是則常不失陷矣。凡人之患,偏傷之也。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不慮其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____ 《荀子·不苟》13

荀子认为,爱憎、取舍之际需要作出权衡。发现热爱的事物,必须前前后后考虑它令人憎恶的一面;发现有利可图的事物,必须前前后后考虑它可能带来的祸害。两方面同时权衡比较,详细考察,然后决定,是应该喜欢,还是应该憎恨;是应该争取,还是应该放弃。爱憎属于精神的层面,是行动的动机,取舍属于行动的层面,必然产生抑利或害的结果。

荀子认为,如果懂得权衡,就永远不会发生错误和过失。大凡人们的祸患,都是片面性带来的伤害造成的。发现喜欢的事物,就不考虑它可恶的一面;发现有利可图的事物,就不考虑它可能带来的祸害。所以,一动就产生过错,一做就会招来耻辱。

人在热恋的时候,只看到恋人的优点,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让人心襟荡漾,非君不嫁,非汝不娶。待到婚后,却发觉左边看不满意,右边看不舒服,完全忘了当初热恋时的好。出门就打的,吃饭就宾馆,男朋友好大方!买瓶酱油也要的士来回,七大姑八大姨串门,都上酒楼热情招待,这个丈夫不是败家子嘛!可男朋友和丈夫是同一个男人啊。慷慨大方和铺张浪费是一体两面。

还有买股票买基金,只想到可以赚多少,从不想可能会亏几何,更不想自己的承受能力怎么样。这样的人做投资,其结果大概率是惨不忍睹的。

《不苟》从多方面告诉我们是非善恶的标准,似乎泾渭分明。但荀子在这里告诫我们,事物是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纯粹的善,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差异,体现了荀子高度的务实主义精神,也正是荀子的伟大之处。

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现实世界是多样的,千差万别的,既存在统一性,也存在差异性。正确的理论在不同的环境中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带来负面的效果。这时就要考虑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这就是权衡,比较利弊得失,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采取正确的行动。

实践也证明,教条主义是行不通的,一味照搬理论,直线式的思维,简单粗暴的行动,必然会招致祸害。

王明标榜自己是“永远的布尔什维克”,掌握了一切的真理,忽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力量对比差异,否定前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成果,并完全夺取了对第五次反围剿的领导权,推行错误的进攻主义路线,犯了盲动主义、冒险主义的错误,大好的井冈山根据地被他毁于一役,给中国革命带来深重的灾难,红军被迫大转移,进行了万里长征。

正因为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差异,静态的理论永远赶不上动态的现实,所以荀子也是反对机械地去探索久远的先王之道的,而提出“法后王”的主张,认为:“操弥约,而事弥大。” 这就给实际操作留下很大的发挥空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