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少吃多动”没有用,怎么办?
热量平衡公式:
✨如果能量消耗大于能量摄入,那体重就能下降。
✨如果能量消耗小于能量摄入,那体重就增加。
能量消耗和摄入的差值,叫能量缺口。
少吃多动还是减不下来的原因
️️
✨少考虑了营养科学这个维度。
✨加上了营养科学的公式:
️️
体型管理 = 能量缺口➕营养改善
️️
✨按这个公式执行,才能真正地管理好体型。
➖➖➖➖➖➖➖➖➖➖➖➖➖➖➖
️“体型管理”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
如果咱们只看热量平衡公式,想减肥,要制造能量缺口,那体型管理就是关注“体重变化”。
这里说的“体重变化”,不是指一天之内的体重波动,而是最近一段时间内体重变化的趋势。️️️
一般来说,从营养科学的出发,观察你体重变化的时间间隔至少是一个星期,在相同的时间点,相同的生活节律下,对比前后的体重测量数值。
️只关注体重变化还不够。➡️在营养科学看来,能够引入健康饮食习惯的体型管理方式才算是合格的。
➖➖➖➖➖➖➖➖➖➖➖➖➖➖➖
️还需要关注体型管理的另一个维度
️️️
“体重分布”
️️
✨体重的那个数值,分布在很多成分上,水分、肌肉、脂肪,都占重量,它们全都加在一起才是体重。
✨比如健身教练体重很重,但这当中肌肉的含量占比特别大。➡️相同重量的肌肉在体积上要比脂肪小,所以就有了“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效果。(这背后其实就是体重在不同成分上的分布。)
区分“苹果型身材”和“梨型身材”
型身材的人➡️脂肪主要集中在腰腹,两头小中间大。(腰腹堆积的脂肪,既有皮下脂肪又有身体里的内脏脂肪。)
型身材的人➡️脂肪主要集中在臀部和大腿,上面小下面大。(臀部和大腿的脂肪是皮下脂肪,就是你伸手可以捏起来的那种脂肪)
️适量的内脏脂肪可以保护我们的脏器,但是太多就会导致器官没有办法正常工作。(比如脂肪肝)
“苹果胖”的人可能更不健康。
️️
✨“苹果胖”这样腰腹脂肪过多的人群,即使体重没有超重,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风险,也都要比其他人更高。➡️腰围过大是独立于肥胖之外的健康风险因素。
️在营养科学看来,体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健康。➡️这个管理过程具体来说就是,以体重基数作为依据,制定合适的饮食运动计划,阶段性地观察体重变化,争取改善体重分布。
➖➖➖➖➖➖➖➖➖➖➖➖➖➖➖
️胖不是吃得太多,营养过剩吗?
️注意,吃得太多是能量过剩,而不是营养过剩。
大叔平时爱吃的肉食以煎炸为主,这些深度加工的食物提供了超高的能量,导致能量过剩;同时却很少能够给到足够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这就是营养不良的情况。
️️
比方说,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在脂肪的分解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没了它们,脂肪就会在身体里堆积起来。➡️在肥胖人群里,B族维生素缺乏的情况特别常见。️️
除了维生素之外,高热量饮食中反式脂肪的摄入,以及膳食纤维的缺乏,都会增加内脏脂肪含量。
️体型管理失败的原因,并不只有吃得太多、动得太少,还有营养不良没有得到纠正。
从营养科学视角来评价,能够引入健康饮食习惯的体型管理方法才算是合格的方法。
️感触:想要减肥只是去“少吃多动”是没有作用的,要结合营养科学的体型管理公式:
✨体型管理 = 能量缺口➕营养改善
进行体型管理,所谓的体型管理不仅只看体重基数和体重变化,还要去关注体重分布,苹果型身材的人相比梨型身材的人更容易患上疾病,因为苹果型身材的人腰腹堆积的脂肪过多,既有皮下脂肪又有身体里的内脏脂肪。很多时候有人觉得做简单的仰卧起坐就可以减去腰部脂肪,但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仰卧起坐只是锻炼了你腰部的肌肉,不能减去你体内的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