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长3⃣】识字教学的行与思
对于低年级来说新课程标准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我们班级作为新学期“识字积累班级”,孩子好像有了希望与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也对于教学有了新的构思。
1.单元识字
为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积累识字,我必须得把教学时间统筹规划,让时间更有效,更高效。从本学期初,我开始大单元识字教学,购买了林乐珍老师《大单元识字教学》的书籍,也在仔细研读。可是对于自己的课堂,想结合学校的特点,有一些创新。
我把单元识字放在两个课时进行学习。在开始阶段,我尝试让想分享的孩子当小老师进行分享识字方法,起初都是平时喜欢展示的孩子更积极一些,可是发现这样对于其他孩子来说,课堂的参与感不强。我开始转换方法:
首先,每个小组认领任务,一个小组2—3个字,针对这几个字,开始小组讨论,小组合力,分享更智慧的方法。
其次,小组以轮流制,每一次一位孩子分享,集合小组的智慧,展示与分享这几个字的识字方法。
最后,分享时的话语体系,让分享更高效,更有效。
通过几周的训练,孩子的的分享有了成效,让他们的课堂参与感有了劲头。小老师的学习模式,让识字更加有趣,更加高效。
2.字族识字
我们最近一年级“课前三分钟”就在进行《汉字的故事》,孩子对于汉字的起源很有兴趣。我顺势而为,给孩子搜寻的《常青藤爸爸—字源识字》,在孩子学累得时候,我们会播放一个视频,几分钟的时间,从字源追溯到汉字的发展,让孩子们学有兴趣。一周识字20—25个汉字。
3.读读童谣和儿歌
本学期我们年级共读《读读童谣和儿歌》,每天我们在上课十分钟就开始了读童谣读儿歌之旅。手指字、眼看字、心记字。久而久之,好像有了一定的默契,又应该是他们的识字量也在增大,好像长点的儿歌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困难。一节课,短儿歌能读五首,长儿歌三首,过程中孩子享受着韵律美,过程中他们对于学习也有了方向,没事就会捧起书籍读读,偶尔会看到三三两两嘴巴里面哼着某首儿歌,感觉童年好像特别美好!
4.既定目标
有了方式,有了方法,我们就要制定目标,一年级我们制定的每周目标为70个汉字。通过制定后,我要通过每天的多看多读,达到反复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制作好当周的“生字闯关”,给孩子每周闯关。最后达到的激励机制,给相对来说识字记忆比较好的孩子颁发奖状,我设定的为“识字小能手”“识字小状元”。孩子们满心欢喜地拿着奖状向爸爸妈妈诉说这识字的快乐,也是一种幸福的事情。
最近在读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对于我的低年级教学还是很有启发的,怎么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积累识字,加大阅读量也是我在实践中摸爬滚打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教学财富,我也相信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宝贵的财富。
接下来我需要从“有效合作”抓起,让低年级的讨论不能留于形式,最关键的是怎么达到讨论的效果,也是我在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