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从心开始
文/罗丽卿
笑里藏书,
细数时光,
成长之路,
有贵人相助,
一路指点。
书籍眷顾,
影响女儿,
缓慢人生,
记录岁月。
幸福只为朴素语,
清且浅,
无知并无错,
书读甚少,
平生不断复盘,
多顾盼。
莫悔前方路,
且思且要吟,
痛极而乐,
苦极而喜,
一笑而过,
有梦同筑,
忘我学习闲落笔,
庆幸着,
愿从心开始。
我断断续续读着《教育是慢的艺术》,我常常喜欢这样的表达“常常当我们写出一个句子之前,并不知道它可能是什么样子,而这个句子一旦被写出,无论是否符合心意,它就是那个样子。这样的经验会使我们信赖自己的能力,而且如果停下来思索一下句子的生产过程,我发现所有的写作都包含着对自己的理解和证明。”同时,我自己常常也有这样的过程。包括我的每一篇文章的标题,比如,这样的一篇,原来我是想写“低飞”,可是当我键入“低飞”这样的字眼,我马上就删除了,改成了“接纳”。事实上,我原本想到我根本不可能低飞,我还是接纳自我的不完美、甚至是接纳自我的不圆满,我还是更真实接近自我的本真。
当我自己自愿读书,并且把读书的想法付诸笔端,这样提升自我的理解,确立我更本真的生命追求。我一直把“朴素”挂在嘴边,因为,我以为“浮华和喧闹”往往是令人羡慕,却让我虚空。我喜欢朴素,因为它单一,没有多少色彩。我理解,它蕴含着生命对最本质的向往。我愿意把自己安在任何角落,只让自己能够有一本书可读,只要自己可以有一点小小的思考,我以为这是我对自己生活的简单追求。
以一个母亲的心情,我更多希望,我给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我愿意以自我的读书的精神影响孩子。我更愿意孩子用自我的表达来影响我的生命。其实,看到幼儿园老师给孩子制作的成长记录册,我很温暖。我把感恩写在自己的脸上,我离开了幼儿园,可是我真正懂得的是,一个母亲对一个孩子的巨大影响。我以每天5本书的速度,传递给孩子一种读书的信念,那就是书籍必定是我们的精神粮食。我们可以在生活上节俭,精神生活却不能节俭。我愿意每天或者每周把一个星期的书籍都借回来,我愿意彼此分享读书的心得和感悟。如果说每天5本书是一种奢侈生活,我愿意相信图书馆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场所。我们家附近的2个大型图书馆的儿童书籍就够我们阅读。
我接纳自我的天资不够聪明,接纳自我没有华丽的辞藻,接纳自我的生命波澜起伏,接纳数十年如一日的安静,接纳我自己所经历的教育的挫折,我更愿意相信,我足够努力、足够真诚、足够善良。我更相信,总总美妙的事情发生,一定是自己在里面投入了自我的努力和坚持。最近几年,我总能遇到很多人,我感恩每一次的相遇。感恩每一个人真诚的相处。
不管怎么样,我们离不开这个时代。尤其是在这个信息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对世界的全新理解。当我们说,世界是平的,实际上就是在感悟时代那种瞬息变化。当张文质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我想:“学习是一个慢的过程。我们要终身成长。”的确,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自己才能是变化的。我想自己一定是成长型思维的人。当然,在这样的时代的变化之快和自我的成长之慢,这显然是一种矛盾。我更愿相信,不管如何变化,我们都要从心开始。
当我想到成长型思维,我再次把自己的标题改为“从心开始”,来代替“接纳”。这样,我可以更好学习。“良好的教育在细腻和沉浸之中,良好的教育就是敞开与自由之中,当我们伫足省思,我们留会明白只有等待着我们去工作,去实践,从而得到不断呈现的人的解放的教育,把我们导入爱和理解的河流,这个时候,我们是真实的。”是的,“把我们导入爱和理解的河流,这个时候,我们是真实的。”
的确,真实的是我们理解自我,真实的是我们愿意接纳自我的不完美,真实的是关注到知识的传承、文明的传承、智慧的传承、生命的传承。我想,学习是慢的艺术。它需要生命点亮生命、需要生命唤醒生命、需要生命成全生命。不管是哪一种的生命,我更愿意接近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