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人在旅途随笔随心 教海文荟

张贵栓‖学教材 读经典 习融文(1)

2019-05-09  本文已影响21人  悦读苑
张贵栓‖学教材 读经典 习融文(1)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道理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可是在大量阅读的今天,有些地方、有些学校、有些教师早已把教材抛到一边去了,在所有的展示活动中,安排的内容完全与教材脱钩。

在一些国家级的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更看不到教材的身影。甚至有的名师一节同样的课不知在全国各地讲了多少遍。就连刚刚修订的部编版教材也遭遇了冷落。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异味成了“教材非是个例子”。

  教材是怎么来的? 2011年修订出版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谓的“课标”是一个基本的标准,可以说是一个保底的标准。而教材是落实课标的一个载体,只有课标,没有教材,那课标就是一纸空文。所以,教材是“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首先是按照学段要求编排的,其次才是按照单元形式编排的。 这样形成了一个螺旋上升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而教学环节则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体现。

就单独阅读教学而言,解读教材要“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要想一想“文本究竟说了什么?”、“文本想要说什么?”“文本能够说什么?”、“文本应该说什么?”关键还是要解读教材的“例子”作用。学生可以得言、得意、得法。

实现课内大量阅读,教材的例子作用确实非常重要。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学生在得言、得意、得法基础之上,还可以链接阅读同类的文章,形成类阅读,进行探究性学习,落实语文的核心素养。

目前,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是在教课程,而不是在教教材。这样,可以开发和利用一切课程资源。因此,教材必须学好。(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