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佛系”点赞 | 尊重非主流的道
和父母那一代相比,今天的社会实在宽容,其中的一个迹象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欢独立人格。这篇文章里讨论的“佛系”,跟所谓的“有志青年”不沾边,却是颇有意思、值得期待的一个社会群体。
01
尊重个体差异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同样,它还是个人修养的表现。
我们总说一个人要学会独立思考。想养成独立的人格,首先我们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独立的人。
因为独立,所以跟你不一样的观点你未必喜欢,甚至还可能让你特别反感。放心,你不必为此自我检讨,喜欢跟自己相似的人是人的天性。
社会心理学教授 Tanya Menon 在她的 TED 演讲中提到一个概念——窄社交(Social Narrowing),它跟开放多元的社交网络 (Social Network) 几乎是反义词。
Tanya 发现公共大课教室里面,大部分学生会和固定的伙伴坐在一起。她发现这些校园好友从外表上看惊人的相似:体格健壮的运动员成哥们,相同发色的长发女孩成闺蜜。
这听上去是不是很熟悉?Tanya 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直觉,也就是说现实中的“人以群分”,人们参考的经常是一些非常浅表的标准,比如发型、体格、运动爱好、喜欢的手链、背包、板鞋款式…… 于是,Tanya 提醒商学院的同学说:
诚实的回答自己,我多大程度上能“容忍”跟自己看上去截然相反的人? 现实生活中的“人以群分”,参考的经常是一些非常浅表的标准你未来的人生机遇有多宽,取决于你多大程度上接纳和容忍那些看上去就跟你很不一样的人。
一般而言,人们以为知己指的是那些思维习惯、价值观、人生信念等方面跟你有共鸣的人,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从对方的外形、衣着、谈吐等方面决定是否喜欢跟对方相处。
所以说我们决定谁是校园里的最好朋友,不是因为观点一致,反而取决于外形、运动爱好、喜欢的时尚品牌这些细节跟自己是否相似。
为此哈佛大学制定了新生宿舍随机分配制度。新生入学后,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室友,而是完全由计算机随机抽签决定。所以并不像《生活大爆炸》里演的那样。
宿舍分配完全随机,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社交的能力,逼着你跟自己看起来完全不同的人共处一室,想办法和平相处。据说,半年以后,绝大多数室友都成为密友,很多人在毕业后保持多年的联系,成为一生中最密切的知己。
哈佛大学新生宿舍的分配完全随机现代社会人与人刚接触的前3-6秒钟就形成了一个相当固执的第一印象,打破这个印象需要一点点勇气。所以,当你不同意别人的时候,先别急着正面攻击,而是想想Ta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
“换位思考”,听上去像是放弃自己的立场,但其实它是养成我们独立人格的基础。
02
有人可能会说:佛性青年并不一定都是有独立人格的人,还有可能是这些年轻人对未来没什么想法。
这种观点我赞同:就是有人没觉得闲着挺好,身不由己就“佛系”了。反问一句:年轻人暂时对未来没想太好,有什么问题吗?
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把自己的前程想得清晰透彻?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更像是在漆黑的夜里开车,借着车灯照亮前路,几十米、一百米,凭感觉一路向前开,不知不觉就开了上百公里路。
信念非凡、精力过人的天才是少数。大多数人生都是按部就班,就像海边贝壳一样迷人而平凡。
那么多人以为平凡不值得称道,担心平淡的日子会埋没自己的梦想,同时又生怕跟那个卓越版本的自我擦身而过,于是,焦虑就产生了。
前一阵子王猛把父母拉黑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与父母之间不可弥合的情感鸿沟。
王猛的痛苦源于他在成长过程中情绪不被认可、不能给自己做主。他的父母也很委屈,认为若不是自己严格要求,儿子能有今天的成就?怎么反过来怪罪起有养育之恩的父母了呢?
说实话,这种与父母认知上的错位我还蛮熟悉的。我和我好几位研究生的成长经历跟王猛多多少少有类似之处。长期身不由己,长期得不到情绪上的认可、互动和交流,带给我们的一种共同心理症状就是焦虑。
有趣的是最近跟导师在聊天时,我见识了跟我们成长经历截然不同的家庭价值观。
老师的小儿子让人有点不太放心,同为知识分子的导师和他太太在教导孩子时总爱说一句话:你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全力支持你。
对待成年子女,尊重也是一种爱。
一个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做出的选择,只要不妨碍别人,都应该尊重。
一个人,敢于担当这种选择的结果,那就更值得尊重。
文/布拉格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