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呼唤原生态
随着网络新科技的迅速发展,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得以快速地更新改进。但由于走得太快,以至于常常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多媒体、课件、微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影视作品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或设备蜂拥袭来,让我们的课堂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甚至令人眼花缭乱。这时最落寞的一群人是只带一支粉笔就敢去上课的人,他们被人视为出土文物。这不能不惹人思考:技术是最重要的吗?教育到底能给一个人留下什么?
我今年新接了一个班的学生。跟学生尚不很熟识的某一天,利用到我办公室交作业的机会,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孩对我说,老师,您当年还带领着学生去爬过亚武山吗?我问他,是有这么回事,你怎么知道的?他说他爸给他说过。接着他说出了他爸爸的名字。我才想起来那是二十七八年前的事了。当时是一个周六,天气灰蒙蒙的,中途还下起了小雨,我和一个同事带领着高一年级的二十五个男生十六个女生驱车一百多里路,去爬亚武山,而且还在半山腰的庙里过了一夜。我在想,几十年以后,学生还能记得起老师的什么呢?绝不是课堂上讲考试直接要考的内容,也不是老师制作精美的课件,恰好是平时并不怎么被看重,却又深深地触及灵魂深处的东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最重要的不是记住了什么,而是在放下那些书以后,留在脑海里的东西,它构成了人的精神气度、格局与胸怀。而这格局与胸怀,更是一个人今后接触纷繁芜杂的世界时,从海量的信息里辨别、选择信息的筛子,是观察世界的心灵之窗。就像我二十多年教过的学生,可能早忘了我在课堂上的滔滔不绝,就记住了一点——我带领他们去爬山,他还把这件小事告诉给了他的孩子。他想跟孩子表达什么信息呢?这位老师很温和、平易近人吗?绝不是!而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曾有过的一段难忘的共同体验——因为我们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共同经历了风雨和黑夜,一起在风里雨里暗夜里摸爬滚打过,这也应该是那个时代大多数学生远离父母跟同学一起出游才有的独特体验。
体验这种东西最为微妙!它可能是最先进的教学设施或手段也无法传递给学生的一种感觉,非得由学生亲身经历不可。我们都知道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由质疑权威和成见开始的,而质疑则需要独立的思考,思考则得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与分析、辨别、判断、选择来完成。这一系列过程非得由学生自己去亲身体验才行。
教育呼唤原生态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学生能记起的学生时代最难忘的事,大多数是课堂以外的有趣的事。这似乎也说明了课堂无论怎么花样翻新,其能起到的终极作用和影响至多寥寥,上了无数节的课甚至不及一次周末爬山。那怎么做教育呢?我以为不带功利的教育才更能深入人心。可惜没有人能等得了!我们需要原生态的教育,即没有功利色彩的教育。
从语文教育教学出发来谈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原生态的阅读、原生态的观影。何谓“原生态阅读”“原生态观影”呢?即事先并不给阅读和观影任何的任务驱动,也不预先参考相关的介绍、评价之类的信息,只管去读、去观、去想,而且要快,要集中进行。这有什么好处?这种读观体验如同去爬山,没有过分准备的行为更容易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没有负担的思维活动更容易迸发出火花。而且有些作品给人的影响并不是当下就能产生的,学生阅历不够,假以时日,有些影响才会慢慢显现出来。而当下流行的做法是读了一本大书,非得立马写出读后感或书评不可,看了一部电影,非得立马写出观后感或影评不可。本来十分有趣的事如此以来会变得面目可憎、令人生厌,预期的教育意义更是无从谈起。
需要申明的是,原生态的阅读、观影并不是到此为止,这仅仅是纵深学习的开始。如果仅仅停留在放羊式的粗放学习阶段,肯定无法达成借学习来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至于后续工作,在此无需赘述,各位都是行家,用于漪老师的话讲,是“现在的老师最不缺的是教学技巧”。
原生态教育解决的是教育的本源问题。审视教育改革几十年走过来的路,确实需要回归,因为管理越来越精细,技术越来越先进,训练越来越深入,思想越来越僵化,精神越来越虚无。我们的教育需要回归从容,需要找回人性,唤回人情,只有这样,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才会有丰富的思想、明确的辨别,才会有同理心和共情的能力。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流水线上冰冷的部件,更需要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
教育呼唤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