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步地学着自律成长励志那个自律又努力的姑娘

极度自律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2018-10-25  本文已影响436人  丫丫随语
自律能带来什么?

前段时间,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告诉我,她通过二级建造师考试了,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历史专业出身,并且家有三岁以下男孩需要照顾,能跨考通过这样的考试,确实难得。

但其实在成绩出来之前我就知道,她一定能通过,不为别的,只因从她的自律即可窥见。

淘宝控、手机不离手都可用于形容这位80后的妈妈,但在她决定考二级建造师的时候,就毅然决然卸载了手机上包括淘宝、微信等一众应用软件,早上在儿子醒来前,跑到江边公园大声朗读一个多小时,晚上在儿子睡着后,对照老师的视频反复学习至凌晨。

周末时老公帮忙带孩子,可用于复习的时间更多,甚至还带动毕业后就没怎么学习的老公,翻起了陈年的书籍。

自律有时不仅仅体现在不吝时间地去投入,还体现在持续性上,所谓“水滴石穿”“厚积薄发”。

就我本人而言,因为对于财会的兴趣,先后在工作之余,通过会计从业资格、中级会计师考试,并在上一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取得报考4门通过三门的成绩,对于高手而言,不值一提,但对零基础、不报班、不听课的我而言,已算比较满足的成绩。

而其中的诀窍就在于坚持,工作日早六点至七点半,午十二点半至一点半,晚上两个小时;周末与节假日七至九小时;是我自行设定的学习时间,根据考试难度与报考门数确定开始复习日期,持续至考前。

有想法的人有很多,但付诸实施并持之以恒地很少,于是那些坚持到底并取得一定成绩的人被冠以“学霸”“牛人”的称号,实际上他们得到的只是与他们的付出相匹配的而已。

曾经与人讨论过一个与自律有关的话题,“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与“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种更能体现一个人的自律?

我的观点是“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意味着要抵制住诱惑,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是当前很多人正在经历的,也许因为生计、也许因为责任、也许因为爱。

很多时候,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与人的本能相悖的,比如“不吃垃圾食品”、比如减肥时对美食的抗拒、比如寒冬里的早起……说到这里,恍然发现“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与“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有时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就像“早起”是你所不喜欢的,对应的“睡懒觉”是你喜欢的,“坚持早起”是做不喜欢的事情,“不睡懒觉”是不做喜欢的事情。

但是,如果自律那么简单,为什么坚持下来的人会那么少?就像我们听过的“知道的道理有很多,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那样,需要提醒而去坚持的事情总归不会太简单,结合我与周边人的经验,就如何自律提供几个小的Tips:

张弛有度,循序渐进。旷日持久的自律对于意志力的消耗,让人对其望而却步。战略上看轻它,战术上重视它,克服畏难情绪,迈出第一步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比如你希望开始某项学习,明天开始就动起来吧。

提前规划,设置底线。自律不是想一出是一出,想不干就不干,而是提前对于自己想达到的目标有个规划,明确最高要求与最低要求,破坏底线后的补救与处罚措施等。比如,在减肥期间,因朋友聚会破戒,一是控制聚会时的饮食总量,二是对新入肚的额外食物进行消耗(加大运动量、减少今后几天的饮食量等)。

关口前移,谋于未定。简单说来,就是将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往前想一步(或几步),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比如为了早起,硬性要求早睡,用早起倒逼早睡,用早睡促成早起;比如晚上提前刷牙,以拒绝夜宵与零食;比如分餐时,为了少吃,打饭时就少盛……

任务完成,适度奖励。在耗用意志力后,身体本能是有疲惫感的,精神上的成就感需要用奖励来进一步巩固,这样才能确保持续性,不用做“永动机”。比如,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后,我会给自己放半天假,奖励自己去看个电影,吃顿大餐等。

结语:总之,对于自律,没那么伟大,也不会像想象中那么痛苦,那么难以坚持(我们也不是圣人,毋须极度自律),只要找到能够让自己持续下去的合适方法,剩下的就是“开始做吧”,就像“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所谓“现在就是最佳时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