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何做教师人物专访成长励志

12岁立志改变中国教育的他,如今还在路上吗?

2019-01-31  本文已影响27人  21f8bafc8a4b

本期受访者:李怡豪

伦敦国王学院教育硕士

中国教育研究者

                                                                                                                                        文/MG学长

                                                                                                                                        图/李怡豪

〡初心不改,砥砺前行的教育研究学者

“12岁立志改变中国教育”,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标题,可能会不屑一顾吧:真是个too young too simple的孩子。

的确,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特别”的孩子,他们从小热爱阅读、乐于思考,带着批判性的眼光看待社会现实。

然而能将这份抱负贯彻执行下去的人恐怕不多,很多人渐渐长大,观点逐渐被社会同化,在脱去了稚嫩的外衣的同时,也磨灭了心中的理想。

注:研究手稿《论中国教育》

但今天的被采访者李怡豪,直到今天,依然坚守着12岁立志改变中国教育的初心。他探索着前进的路,日趋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研究者。

而长大后的李怡豪说,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中国教育事业。

〡他只是想改变些什么

回头看去,李怡豪同样承认,自己12岁时的想法过于天真。不过,当时的想法本不必正确,因为这份天真烂漫的远大抱负是宝贵的。更何况,所谓天真,和这个年纪再相合不过了,12岁能理性到哪去呢?这本来也不是罪过。

按照中国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或许不少学生在读书期间都会有一段不那么美好的经历,对教育现状有着或合理或不合理的不满。反抗的手段有很多,其中也不乏有人选择放弃学业,过早地走入社会。

但李怡豪展现出了成熟的自我管理和情绪控制,他并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大人们的世界。

李怡豪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他在与家长的协商和妥协下,选择了导航工程专业。此时的李怡豪与12岁的他一样,在不能自主做决定的情况下,也要尽心尽力把它做好。

他一边维持着本专业中等的成绩,另一边把自己的生活重心倾斜到教育研究上。在上大学之前,李怡豪就已经读了很多社会研究的相关书籍,积累了几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和研究手稿;也曾独自骑车环游中国,走访全国近百座县市,亲眼观察到了中国各地的社会状况和各地之间教育的巨大差距

于是,在大学期间,经常泡在图书馆的李怡豪系统整理了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得到的思想成果,完成了40万字的《论中国教育》手稿。他曾多次对自己的手稿进行删减整理,还翻译成了英文。这份代表了他整个自主研究生涯的理论成果得到了国内外老师、学者的高度评价,并带领他走向了专业研究的殿堂。

注:40万字手稿

回想本科专业的选择,他并不后悔自己没有选择教育学专业,他说:“学术研究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如果我大学本科就学教育了,我对整个中国教育的看法可能没有办法达到自己现在的高度。”

小编也非常赞同跨领域学习,如果只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知识领域,思维也容易局限在一个框架中,而真正的教育学家,应该同时是一位社会科学研究者,他们需具备广阔的视野、多元文化、跨学科的系统知识。

〡“中国教育,是个社会问题”

一直以来,很多人问李怡豪同一个问题,你觉得中国教育问题出在哪?

他回答道:“中国教育问题,不是教育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因为中国教育问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不可反性。

他对教育的看法基于对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沉思、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他认为,如今中国教育的病根在千百年前已经埋下,如思想文化、教育哲学、人文伦理等,这就是所谓“历史的必然性”。

历史问题放在现在,也遇到了社会的重重阻力——很多问题原本应该用体制上的原则予以解决。然而大势已定,无论换了哪个领导,最多只是在教育上微调,不会大动干戈。执政者到头来“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还要充当社会情绪的靶子——所以上至当局,下至百姓,无不成为今日中国教育的牺牲品,最终造成中国教育“现实的不可反性”。

同时,李怡豪认为一旦人们对教育制度产生不满就指责教育部,是片面的做法、缺乏全局观。

“如今把应试教育的罪名扣在教育部的头上,是中国教育问题无法解决的第一道屏障,从根本上堵死了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所有可能性。

“大家仿佛觉得教育部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但凡中国教育出了问题,大家就呼吁教育部长改革。然而,如果你让举重冠军举大象,结果举不起来,那应该说这举重冠军水平不行,还是该说这大象太重?

李怡豪能够深切感受到中国教育制度地设计者着实不易:一来,总有人时刻钻制度的空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说近10年在中小学实施的减负政策,这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

学生和家长对高分的追求,不会止步于学校减少课业作业,最终这种制度的结果导致课外补习班猖狂滋生、良莠不齐,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扰乱了教育市场行为规范;二是出台任何一条政策,只是维护与平息各方的利益得失,就得花去不少心力。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像中国教育这种千年大病,需要多少年之艾?只凭借教育部颁几条法令则立竿见影,绝不可能。”

〡“出国”的意义大于“留学”

大学毕业后,李怡豪申请到了伦敦国王学院教育教育系的研究生,开始了自己为期一年的专业学习。

出国留学对李怡豪而言,更大的意义在于出国,而不只是学业。这一年的国外经历让他更加明白社会研究的复杂性,很多问题在各个文明中持续发生着,而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整个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我对中国教育的思考由外及内——在了解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程,再回到中国教育本身进行思考。它让我对比自己本身的思想体系,与现有的学术思想体系的区别;而不是全盘接受现有的思想体系,没有办法去衍生出自己的思想。”

现在处在gap year中的李怡豪正在进行美国的博士申请。跳出并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回归。

目前他一边继续着自己的专业研究道路,一边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表针砭时弊的科普性文章、社会见闻,其内容并不止于教育。

虽然李怡豪并没有这样描述自己,但小编觉得,他未来或许会成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虽然“公知”这种说法曾被污名化,但李怡豪会对得起它的本义: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他发表的很多文章也和我们对“公知”的认识相符:参与公共话题讨论、具备跨学科性、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发声。

不过他并不急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对现阶段的我来说,更重要的是积累,只有厚积薄发,我的分享才对读者有意义。”

〡12岁确定了奋斗一生的方向

李怡豪在大四实习时,预见了自己人生之路上必然会遇到的三个主要矛盾“如何在同化力极强的体制中保持自我,如何使认识水平较低的人群能够理解和接受高水平的见解,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少走弯路,这三个矛盾都指向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在这样一个布满文化沙漠的国家改变中国教育。”

直到现在,他依旧认为这三个矛盾这是改变中国教育必须克服的核心问题。

从前的他意识到登天之难,还要努力登天。

但现在的他,在经历了迷惘、挫折、犹豫不决之后,他懂得了“适可而止”与“温柔地活着”的意义。

茨威格说:

一个人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人生科学研究的使命。

李怡豪认为自己最大的幸运就是在12岁时把中国教育确定为自己奋斗一生的方向,把全部生命力量集中在这一个点上,养成了今天的这副精气神。到今天,十年过去,他22岁,这个方向依旧没有改变,但他会更加理性、圆融地对待这项事业。

“我对自己的期望值改变了。现在,我想温柔地活着,聪明得能够看到世界的阴暗面,却又乐观到不被阴暗所困惑;既有胆量做事,也有手段自保;不会轻易被同化,也不会轻易被撂倒,然后再去做更多有助于中国教育的事情。”

〡后记

文章的最后,小编引用李怡豪在大四时,与武汉大学刘道玉老校长聊过的关于“职业(job)和事业(career)”的区别:

职业可以不是心之所属,但事业一定是心之所向;

面对职业可以有所让步,但面对事业就得全力以赴;

人应该去寻找可以让自己付诸一生的事业,我们可以因为职业而充实,但只有因为事业才精彩;

而如果一个人能把事业和职业结合起来,人生充实而精彩。

MG学长寄予每一位奋斗中的人,都找到一份把事业与职业结合起来的人生,充实而精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