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熟识的人才不能算任人唯亲——《论语》学习303-304
子路篇第十三·一(303)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钱穆译】子路请问为政之道。先生说:“以身先之,以劳使民。”子路请再加一些指导,先生说:“照上语行之无倦即可了。”
【杨伯峻译】子路问政治。孔子道:“自己给百姓带头,然后让他们勤劳地工作。”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又道:“永远不要懈怠。”
【傅佩荣译】子路请教政治的做法。孔子说:“自己带头做事,同时使百姓勤劳工作。”子路想知道进一步的作为。孔子说:“不要倦怠。”
先,身先,带头。劳,勤劳。之,民众。益,多,进一步。
子路请教政治,孔子说,做事身先士卒,百姓辛勤劳作。子路又请老师多讲一点,孔子说,一直这样做下去,不要倦怠。
“使民”是每个执政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老百姓怎样就听从上面的指示、政令呢?在《论语·为政20》篇中,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是讲季康子问如何可使民众敬其上,忠其上,并肯加倍努力?孔子这样说,要让人民敬,自身先庄重;要让人民忠,自身先孝慈;要让人民振作向上,在施政时要提拔有德之人来教能力不足的人。同样是讲干部“以身先之”,民众效仿劳之。
自己带头做事,让民众勤奋劳作是为政者最基本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要一直坚持这样做下去,不要倦怠。自始至终把事情做好,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做做样子,走走过场。无倦不仅是一个领导者对工作的要求,而且还是对自己品德能力提高的要求。
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践行,老百姓以干部为榜样,辛勤劳作,任劳任怨,就会干群关系融洽,政令行之有效。如果能坚持不懈,长此以往地做下去,这就是安定团结,社会和谐的风貌。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一定要大的创新,或者想出不一样的道路和办法,依循该做的去做,持之以恒,也能达到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当然改革也是必须的,但要改的是针对那些陈旧的、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东西,好的政策、方法还是要继承和发展。
子路篇第十三·二(304)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钱穆译】仲弓做了季氏宰,请问为政之道。先生说:“诸事先责成下面的有司。他们有小过失,当宽赦。多举贤才来分任各职事。”仲弓说:“于何知得贤才而举之呢?”先生说:“只要举尔所知,尔听不知的,难道别人会舍他不举吗?”
【杨伯峻译】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向孔子问政治。孔子道:“给工作人员带头,不计较人家的小错误,提拔优秀人才。”仲弓道:“怎样去识别优秀人才把他们提拔出来呢?”孔子道:“提拔你所知道的;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会埋没他吗?”
【傅佩荣译】仲弓担任季氏的总管,向孔子请教政治的做法。孔子说:“先责成各级官员任事,不计较他们的小过失,提拔优秀的人才。”仲弓再问:“怎样才能认出优秀的人才,进而予以提拔呢?”孔子说:“提拔你所认识的。你不认识的,别人难道会错过吗?”
宰,大夫之家的家臣。赦,放过。舍,舍弃。
宰是大夫之家的家臣,其下有各级官员,称为有司。仲弓做了季氏宰,请问为政之道。孔子说,先责成有司任事,不要计较他们的小过失,要提拔优秀的人才。仲弓再问,怎样去知道什么人优秀而提拔他们呢?孔子说,提拔你所知道的,你不知道的,别人会舍弃他们不用吗?
这样的为政理念即使放到现在,也不觉得落伍。干部履新,首先是搭班子。搭班子的基础一般就是以原有队伍作班底,当然这些人能力水平有高有低,每个人的毛病缺点有多有少,但能力高低和毛病多少都不能决定干部的去留。干部的去留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有些人能力不高却没一点毛病,有些人能力很高却一身臭毛病,这个时候去谁留谁就得综合考虑了。“赦小过,举贤才”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先把优秀的人才留下来,虽然他们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我们不计较,大度地原谅这些小的过失,让他们有将功补过的改正机会,也让他们树立加倍努力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这样我们马上和仲弓一样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怎样了解判断他们到底哪个优秀哪个不如人意呢?
孔子说,提拔你所知道的。有人说,这不是任人唯亲了吗?当然不是。你所知道一个人,肯定会对他的品行、能力和缺点有很多的了解,知道他能不能胜任这个职位。你只有清楚了解了一个人的各方面的情况后,然后你才会提拔推举。这样是不是你不了解的、不认识的其他人就没有机会了?孔子接着说,你所不了解的,难道别人不会推荐提拔?就是说,你不了解的那些人,自然有别人和他们熟识,别人也会提拔推举他们的。每个人都推举他们自认为合适的人去任用,那么人才不是网罗到了吗?这样和任人唯亲又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我们看孔子的这些为政理念,虽然有的是理想化的,有点不切实际,但更多的都能够指导我们的干部在为政方面的思想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