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

《秋天的怀念》再设计

2017-11-05  本文已影响150人  雪域飞燕

《秋天的怀念》是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把此篇作为首篇,应该说是众望所归。这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患重病的母亲在自己瘫痪时的几件小事,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伟大母爱的内涵。我想,生活阅历越丰富的人,越会读出更多的东西。课文既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语言含蓄,情感真挚细腻。其中既蕴含了作者史铁生对已逝母亲的深切怀念,又抒写了因当时只顾自己肆意发泄而不顾惜母亲的那种愧疚之情,以及不懂母爱、不珍惜母爱的那种深深的自责,从字里行间可感受到:失去母亲成了心中一种永远的痛。值得欣慰的是,作者从母亲未竟的话语里,获得了新生,成为一位令人景仰的作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析语言,感知母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深沉的母爱,理解好好活的涵义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语言,体会情感

教学准备:1熟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查阅作家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母爱

展示史铁生的四张图片,提出问题:从他的表情里,你想到了哪些词?(诸如:美好、微笑、乐观、开朗、幸福、坚强、正能量······)

是啊,从他的照片中,我们看到了他幸福的模样,更看到了他美好的生命状态。殊不知,这其间却经历了千山万水。在他的生命里,曾经有过一段特别灰暗的日子。21岁那年,他突然遭遇了双腿瘫痪的沉重打击,他悲观、绝望,几度想轻生。是母亲,那个患重病却无比坚强的女人,用尽了所有的气力给予了他那样多的温暖和关爱,让他走出阴霾,走向阳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史铁生深情怀念母亲的文章——《秋天的怀念》(板书课题)

(二)浅析标题,初步感知

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

【意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入手的阅读方法,在前面的学习中已渗透。标题点明了季节,文中的人、事、景都和秋天有关。这个季节既是母亲去世的季节,更是作者觉醒想好好活的季节,里面包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更沉淀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三)出示字词,检查预习

【意图】掌握字词是理解文本的根基,梳理生字词是每课的必修。

重点词语,用不同颜色显示。

(四)学生听读,明确基调

【意图】范读,重在感染,让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情感。(在感伤的音乐背景中,教师用缓慢、哀伤、沉重的语调朗读课文。)

明确感情基调:深沉、忧伤

(五)感知母爱,梳理情感

1.朗读首段,对比词语

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我的暴怒?

砸、摔、捶打、喊

猛地、突然、狠命

从哪些词能看出母亲对我的态度呢?(穿插母亲的身体状况)

躲、听、看、忍(扑、抓)

悄悄地、偷偷地

从比较中你能读出什么是母爱呢?

【意图】母亲患重病,时日不多;儿子双腿瘫痪,暴怒绝望。这时的母爱就不再寻常。不仅仅在于平常的呵护和疼爱,更在于理解儿子的苦和痛,忍着病痛的折磨和精神的煎熬去包容儿子的歇斯底里。只要抓住了母子的对比,就会悟出“母爱”的含义。引导学生扣准儿子的“砸、摔、捶打、喊”和母亲的“躲、听、看、忍”,去体味母亲的那颗爱子心,就有了一个小小的突破。任由儿子摔砸是爱,怕儿子伤害自己是爱,隐瞒自己的病情是爱,偷偷地哭泣是爱,央求儿子去看花是爱,忍住煎熬仍鼓励儿子坚强活下去是爱······由学生把“母爱”细化成点点滴滴,就内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了情感共鸣。

【我的状态】---暴怒绝望(板书)

【过渡】作者的状态后来有变化吗?母亲从哪个细节看出了儿子的些许变化?过渡到儿子答应去看花这一细节,从而关注母子的对话。

2.同桌合作,演读母子

以同桌为单位,演读第三段。(学生评价,教师采访)

读出母子不同的语气,

做好母亲的每个动作,

演好母子脸上的表情。

【意图】母子的对话看似平常,实则彰显出二者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一个是勉强随意,一个是喜出望外;一个是随心所欲,一个是小心翼翼;一个是不解其意,一个是用心良苦。这些细节只有在学生的演读中才能充分体现,他们相互之间的评价更能让情感升华。母爱就在那恳求的语气里,就在那坐下站起的动作里,就在那絮絮叨叨的话语里,就在那悄悄出去的沉默里······演读的形式,学生无比喜爱。在相互的评价和老师的随机采访中,母亲的形象渐渐清晰、母爱渐渐沉重。

【我的状态】渐趋平静(板书)

【齐读】儿子终于答应了母亲多次的恳求,但最终看成菊花了吗?找出相应的句子。(深情齐读表现作者的情感的句子,读出那份沉重、悔恨和心痛)

3.齐读尾段,赏读内涵

文章的结尾部分,从哪里可以看出我更大的心理变化呢?

“要好好儿活”中的“要”,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状态?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要”好好活?活出什么样算是好好活?你怎样做算是好好活呢 ?

【意图】抓住关键词,是解读文本的法宝。结尾段中的“要”,由母亲“要我好好活”,变为“我要好好活”,这很有深意。正是作者终于懂得母亲的良苦用心,正是母亲的突然离世,让作者在沉沦中觉醒。我们也终于看到了一个勇敢面对苦难、坚强自信的史铁生。

那泼泼洒洒的菊花就是美好生命的再现,也是作者内心坚强的彰显。像菊花一样坚强和灿烂,像母亲那样坚韧和勇敢,坦然面对生活的苦难,接受并战胜它,最终要战胜怯懦、只想逃避的自己。他终于懂得好好活的涵义,也终于懂得母爱的意义,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由作者的“好好活”过渡到学生的“好好活”,是拓展延伸的必然。这样的链接能促使学生思考生活、思考人生,虽然他们说不出太深的哲理,但有所“小悟”就是成长。

【我的状态】坚强自信(板书)

将板书设计成曲状,象征着人生路的坎坷崎岖。

每个人都要学会在挫折和苦难中慢慢直起身,勇敢面对,接受挑战,让人生之路更坚实、更厚重。

课标要求,我们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尤其是散文教学,如果脱离了文字品析,再让人感动的课堂,也不是语文的课堂。“对于母爱的表达,一定要回到文中的原句去品”,钱梦龙前辈如是说。带领学生进入语言深处去感受,才是语文之本。人物形象的塑造依托于各种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带领学生从描写中去读去品去析,才是理解母爱的不二法门。

新课标指出:阅读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文中作者对母亲的描写是朴实的、真切的。如何让学生从真切的话语中感受到母爱,读出文字背后所隐藏的伟大母爱,这就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精当点拨,让学生目透纸背读出文字中包含的意思,包含的感情。这个过程看似在咬文嚼字,实质上是让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一步步走进作者的心灵。

4.链接资料,见证“活法”

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

——作家韩少功

用生命书写生命——作协主席王安忆

散文 《合欢树》《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

【意图】作者资料,只有合适宜的引入,才能使教学过程更“精简”、更“紧密”。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作者的状态从“暴怒绝望”到“渐趋平静”,再到“坚强自信”,一直有无私伟大的母爱做“底座”。他到底活成了什么样,应该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他人的评价和诸多作品的展现,就是最好的凭证。同时和开头的图片遥相呼应,见证母爱的力量。他终于活出了母亲期待的模样,这就是对天堂母亲最好的慰藉。

(六)对话母亲 认识自己

又到秋天,又是一年菊花开。假如你是史铁生,漫步在烂漫的菊花丛中,你最想对母亲或自己说些什么呢?(写作、展示)

【意图】有了以上的铺垫,学生对这份平凡但沉甸甸的爱有了深刻的理解,对作者复杂的情感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样的微写作应该是理解情感的巧妙路径。怀念、愧疚、追悔、感恩、好好活的信心和勇气等,都得以在文字中再现,作者复杂的情感也得以凸显。

【结束语】:作者的改变之路,可以说是用母亲的生命铺就的。是母亲用无私、坚韧的爱,让儿子获得了新生。母亲就像史铁生无形的拐杖,助他一步步走上了成功之路。后来的他,就像大雁一样高飞在蓝天,他生命的旋律是动听的,他的生活之花开得很灿烂,就像北海的菊花······

课后作业:

相信这份爱已经触动了你的心弦,你想表达对母亲怎样的一份深情呢?请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妈妈写一封信吧。

:

1次浏览

赞  评论 转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