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区那么好,我们为什么非得走出去?
在《从职场小白到团队老大》这本书里,作者徐成东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擅长通过演讲地推来销售培训课程的朋友,在2013-2014年间达到了自己事业的巅峰,每年净收入能达到千万元级别。而近两年,他虽然开发了几门新课程,还在喜马拉雅上开了一门音频收费课,但事业反而有下滑的趋势。
他来咨询互联网运营专家徐总,问如何在2017年把业务做得更好。
听完他的话之后,徐总倒吸一口凉气,因为朋友虽然做了一些尝试,但他仍沉浸在往日的成功模式里,依然采用演讲地推的销售模式,完全没有真正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朋友的思维模式没有改变,营销模式也停留在舒适区,企图在新环境下复制过去熟悉的运作模式怎会获得成功?
我们一直都在谈舒适区,谈走出舒适区,可你真得知道舒适区是什么吗?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走出舒适区吗?
心理学研究说,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可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舒适区范围内,我们的思维方式、心理定势和行为方式都是固定的。混吃等死式的什么都不做,和每天都按照同样的规律生活,同属于沉迷于舒适区内。
舒适区外伸手可及的部分是学习区。这个范围内的技能只需要我们给自己找点“不舒服”就能快速掌握,从而提高自身能力、扩大舒适区的外沿。
最外层是恐慌区。如果一个人长期困守在舒适区内,一旦外界环境发生改变,他就会被推进恐慌区,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内心也陷入极度焦虑。
你还记得之前爆出的新闻吗,一位高速收费站的大姐在被辞退之后控诉:“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她一定觉得自己很委屈,自己每天辛苦工作,好像并没有怎么享受舒适区里的那份惬意,可是人生坎坷说来就来,压得她无法呼吸。
她是可怜的,但同样也很可悲。
尽管在收费站工作的日子算不上幸福,可她吃准了自己捧着铁饭碗,盲目地以为可以这样不做改变、不动脑子地生活一辈子。可她却忽略了外部环境的剧变——体制改革了,科技发展了,快捷支付被广泛应用了,这些看似离她遥远的事物无时无刻不改变着她的生活。
如果这位大姐能在工作之余学习一些财务知识,或者多积累一些有效的人脉关系,那么当风险来临时,她的舒适区就已经大到足以让她找到一份新生计,而非直接被推进灰暗的恐慌区。
成长与舒适不可共存。
尽管每天的工作已经让你筋疲力尽,可如果你回顾自己半年来的生活,发现自己并没有成长、没有些什么收获,那就说明你一直待在舒适区里了。
走出舒适区,扩大自己的能力范围其实并不难,你只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 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
当你觉得每日的菜色已经食之无味时,探索一家新的餐厅,你的心情也将因味蕾上的新刺激而变得兴奋起来。
当你觉得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已经令你厌弃,在八小时内给自己一点工作效率上的压力,或者在八小时以外尝试写作、摄影或者尤克里里,你的生活也将变得趣味盎然。
保持住一颗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心,这就是打破舒适区的良好开端。
一旦你走进新环境,你就会发现舒适区内的生活并没有那么舒服,反而是学习区内的一切更能吸引你、满足你。
2. 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
想要扩大自己的舒适区,偶尔走出去“尝鲜”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制定一个学习区内的明确发展目标,并细致地列出成长的阶段性计划,建立反馈机制测评你的进步。
每天一点点的努力累积起来,将发挥出不可思议地复利效应,以量变的积累来实现能力的飞跃。
每天持续地让自己“不舒服”,朝着目标专注地去努力,舒适区的外延才能越来越大,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强。
3. 视困境为成长的机会。
在突破舒适区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工作节奏被打乱,生活失去安全感,精神压力倍增,甚至是情绪失控的情况。
我在刚刚开始转型做文案的时候,光是每天搜集素材的过程都足以令我崩溃。
后来,我不断地安抚自己的情绪,把这种困境当做一种成长的历练。慢慢地,我不仅掌握了素材的来源,学会了构建文案框架,更能够在半天之内完成一篇文章,并完成美化排版工作。
这种走出舒适区的困境和焦虑反而帮我完成了快速成长。
电影《肖申克救赎》里有这样一句话:
这些墙挺有意思,一开始你抵触它,然后你习惯它,最后你不得不依赖它,这就是institutionalization(体制化)。
监狱内的环境虽然可怕,可囚犯们在里面生活了十年、几十年之后,竟然也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反而难以回归铁窗外的正常日子。
舒适区的“好”,并不是真得好,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已经适应,不想再费心思去做出不可知的努力。
走出去看看,一开始你或许会恐惧,但你终将会获得一个更好的世界!
END.
201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