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一个人的人文教育应该何去何从
时代发展,教育改革,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大学教育中的关键地位。《易经》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以说,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全人”,不只是了解自己,还要了解整体人类的来龙去脉以及将来的发展去向。
在我看来,那是更高程度的人的思想的觉悟,非一日炼成之功也,再细而言,他可以包括一个人的人生走向与经纬命脉。
相比其他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最终都断了,中国文明能够一直不断绝,其中一定有其奥秘所在。只是,近现代以来,社会急速发展,经济急速膨胀,在中国打开国门与西方接触的时候,因为生种种原因,一不小心把中国传统文化抛下的太远了。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下,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很多的事情,甚至,连思考的空间都没有多少,更别说人文思考。
要去衡量评估人文、文化、文明之类的东西,非一般能为之。科学技术是含工具理性的,用“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来论证特别合理。相比人文而言,它更容易转化出经济效益。可是,永远别忘了,方法论之上,应该有世界观。世界观是科学理性无法给予我们的,因为科学能回答的是那些能够清晰看到结果的问题,实验的问题,而我们面对的是人生的终极命题。
知道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是一回事,我们愿不愿意投入时间去构筑自己的灵魂世界,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想起一个小故事,是关于杨振宁先生的:杨振宁先生在7-15岁的时候是在清华园长大的,度过了一个很美好的童年。尽管他父亲是清华大学数学系的教授,小时候他数学也很好,父母对其也有很殷切的期望。但是他父亲并没有给他很大压力,例如让他在暑假继续学习微积分在他初一的暑假,父亲找了雷海宗教授的得意门生丁则良教他《孟子》,一个半暑假之后,他基本可以把《孟子》从头到尾背了出来。杨振宁先生也说那对于他整个人整个的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远比他父亲那时候找个人来教他微积分有用得多。
所以,如何去定义一件事情是否有用,实在是难。时间是可以有两个维度的,短线与长线。具体如何衡量,看每个人。
科学技术应该与人文教育并行发展,只是,我们暂且讨论人文教育。
西方很多大学,例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等在通识教育人文教育上都有很不错的课程设计,而且基底深厚。他们引导学生直接接触经典,包括阅读经典讨论经典,课程中还会有不少助教负责跟进课程与学生沟通。可以说,是一门很用心的课程。我之前在杂志上看到北京大学也有相关的课程设计,是大一新生的通识教育,课程难度不小,师资配备也不错,听说参加的学生收获颇多。实际上,我们想要接触大学的人文教育课程的门槛还是蛮高的。尽管有网络课程,但是它在师生交流与助教辅导这些环节的力度上还是不及实体课程,而这位往往是其中最无可替代的部分。于我而言,已经没有机会去争取那些大学里的相对系统化的人文教育,那么我该如何进行一个人的人文教育,何去何从?
我了解到的很多西方的人文教育课程引导探讨的书籍几乎皆是古典名著,一般有以下:荷马史诗《奥德赛》,维吉尔的罗马史诗,《圣经》,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歌德的《浮士德》,托尔斯泰的小说,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柏拉图的《理想国》,但丁《神曲》,《古兰经》等等。书不难找,难的是个人阅读的坚持与开放的交流与思考。
首先,你是否真的内心认可人文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绝非亲身体验,难以体悟。
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我们需要的人才往往是跨学科人才。此话怎讲?在很早的时代,各学科是还未充分发展,多属于萌芽阶段,很多学科是交叉的,一人可以跨越多个领域进行研究,例如亚里士多德,达芬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专业分的很细,专才不少,但是通才呢?
问自己,一个完善的人格应该是怎么样的?
其次,主动阅读此类书籍或者学习相关的视频影像资料,不断广博自己的视野,分析理解、思考,与内化。同时,主动与他人分享交流。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与你志同道合之人,只是你需要自己去寻找。通过学习,接触更多元的思想,我们将会了解到更自由是什么状态。关键在坚持。其实,在不断学习人文教育的时候,你也会收获很多的成就感,这也是激励你坚持下去的东西。远见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耐心很关键。
最后,学会带入情境,多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每次经历,渐渐地收获“我意识到事情正在如此发展的感觉”“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思考的感觉”的成就感,更冷静的思辨当下与未来。真
真正力量的东西,往往潜藏在下面,例如冰山理论,浮在表面的仅有5%。一个人的奋斗,听起来总会有那么一些不容易,路走下去,总会有一段不一样的经历的。熏陶,不是一时之事,而是一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