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写作?
曾几何时,我拿起笔记录着自己的生活,看着天空云卷云舒,思绪盎然的飘至九霄,欣赏庭前花开花落,思绪又多了几分欢乐与忧愁。不是说我多愁善感,更多的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对世间百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以及对自己更深入的认识与探索。于是我拿起笔记录着自己生活的点滴,描述着过去以及当下白驹过隙的日子,但自己又不敢展望未来,因为遥遥无期,立足根本,脚踏实地方能坚定的走下去。
心中的计划就慢慢的被岁月洗礼、风霜凋零,不知不觉间已经度过了三十二个春秋。三十而立对我来说有些勉强,因为自己感觉还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也许是因为天天和学生在一起,更多的时候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思想充斥着自己的头脑。下班后也会和学生一起打游戏,聊天,虽然仅仅通过网络接触,但是白天工作的时候他们是不和我说这些的,我们课上是严师,课下是好友,这种师生关系导致我的学生非常依恋我,甚至他们升入初中、高中也会记得我,明年我的学是就要面临高考,我也期待自己的学生金榜题名。不论他们未来选择什么路,我都是他们坚实的后盾。
刚刚走进工作岗位,我会用百十来个字来记录自己一天的工作状态,现在也会翻看当时的日记,真的很好笑,过去的日子自己是那么的幼稚、彷徨,虽然手执粉笔,但仅仅教给学生的是生硬的知识,虽然立足讲台,但固有的思维模式让我很难走入学生的心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刚开始的摸爬滚打中,自己真的经受了太多的磨练,现在距离自己的目标——成为一名语文名师的距离还是很远,但我没有止步不前,我依然在努力成为一名语文名师的路上!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也许结果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而是重在这个努力的过程。
我喜欢读古诗,背古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亦能吟。渐渐地我开始尝试写诗,从五言到七言,从古体诗到格律诗。虽然谈不上精通,但偶有“神来之笔”也让自己倍感惊喜,记得2012--2013年,我迷上了写诗,这一年的时间里疯狂的写了很多方块诗,可是自己没有保留底根,于是 就这样的消散在过去的云烟里,但自己还是很喜欢那段写作时间的感觉,轻松自由,随意洒脱,也许和年少轻狂有关吧,那时候自己无拘无束,没有说生活上羁绊,工作上的压力,为人处世的烦恼,下笔飞快,左右逢源,每每写完自己都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但仅仅坚持了一年,那种状态就烟消云散了。
虽然工作时间增长,我对写作的态度有了新的认识,更多时候是因为一次公开课奋笔疾书的写完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之后的感受而动笔,因为在教学中一点点的感悟而动笔,也会因为和学生交流中发现的问题而动笔。渐渐地自己的日记本里多了很多教学案例、案例分析、教学随笔。课堂是我实践真理的圣殿,在课堂上我专注的态度让学生们感动,他们会因为我书案上密密麻麻的字而感动,会因为我备课至深夜而满眼血丝而感动,也会因为我上课激情澎拜的情感所感动……我在感动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在感动着我。一声简单的问候是我坚持两个月的磨练而培养成为孩子们每天早晨见到老师问好的习惯,梯次作业的设计,学生们不断挑战自我让我感动,团结和谐的班集体建设、班级主题文化创设全部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布置让我感动……他们是成长的精灵,他们是纯洁的天使,他们是我生命中不能缺少的匆匆过客,但我亦如飞蛾扑火般的热爱这我的学生,热爱这我的教学事业。都说教师是红烛、是春蚕。这种比喻虽然很贴切但不能诠释教育事业的真谛——我们播种着希望的种子,收获着祖国的未来。
课堂实践在一点一点的积累中,我不断的摸索前进的方向,在长春聆听了窦桂梅老师的授课后我被深深的吸引如课堂中,回到单位的第一件事情是买了一本《窦桂梅主题教学》进行研读,当书本拿到手后第一时间放下一起工作进行研读,久久不愿放手,因为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前进的动力。
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自身是关键。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个人认为:只要你务实肯干、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就会在现实生存的土壤中找到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
——窦桂梅
教师的思想在教学中应不断的学习新的只是理论体系,在大学时代所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应该在自身业务发展上不断提升自己,教育改革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时时刻刻在提速。教师在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知识中应用于实践并总结创新。堂课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套路和按部就班的模式,因材施教这不是空谈,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目的性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案将班级学生尽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来,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是引导、交流、探究、总结的模式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想广度和深度,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引起学生的共鸣,。
探索精神应当是优秀教师的特质。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在“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基础上,构建主题教学,进行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奠基,是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
探索精神不仅仅是对教学中知识的探索,在教学中还有对学生的探索以及对教师素养的探索。时代在发展,人类文明在进步,对于教育教学教师是知识的引领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传授学习方式方法,创建学习模式,引导学生集思广益交流讨论,在不断地追求中创建高效的课堂。
超越教材,不局限于教材上的只是引领,主题教学的模式将一系列的教学单元构建一个主题,在这个大主题下设计教学模式,对于主题教学不是生搬硬套的将固有思路规定于每一个单元课程,而是挖掘教材深度与广度进行升华主题教育。
超越课堂,课堂教学是几千年来保存下来的固有模式,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室中,但所讲授的知识却包含了各个方面。超越就是不局限于课堂本身的教学模式,以主题教学为指引将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结合课前预习课上讨论课后总结几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与突破。
超越教师,每一个教师都是知识的引导者。在教学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每一位教师都愿意看到的结果。当然,有些孩子注定是鲜花,在早期就初露锋芒;有些学生注定是大树,需要时间的积淀方能一树参天。对于教师的超越不能仅仅看到当前教育的成绩与表象。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师的引领对于学生的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直接的影响。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主题教学将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纯真的灵魂。而教师就是从事着唤醒灵魂的伟大事业,年少懵懂的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就是塑造培养完美人格的过程。我用笔记录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心去关注着他们的身心健康,用爱去倾注他们的学习生活,用坚持去引导他们走向认知自己、认识世界的旅程。
人无完人,我也有自己的缺点,在反思自己的过程中,我在思考自己如何能够让学生不成为第二个自己而焦虑,为他们如何塑造健全的人格而担忧,为他们缺乏自控能力而操心,种种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当问题来临时不是退避三舍而要迎难而上。当我翻看着以前的教学日记的时候,很多问题就迎难而解了,因为教育即生活,教会他们在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他们也会寻找到学习的方法,在课上学习知识,在生活中也会通过观察发现很多课堂上、书本中发现不到的道理和知识,阅读生活、享受生活、理解生活方能超越生活。
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学习课程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师核心素养,我参加了网络课程学习,聆听北师大老师的额尊尊教诲,每节课程都给我以启迪和思考。在课后会坚持写反思收获,或长或短、或深刻或浅显。根据自己的感受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因为听课后自己的思维很多时候是跳跃式的,所以自己有时候仅仅写出千八百字的课后感悟,有时候也会写出三千五千的自我反思。当自己再回首看到曾经写的听课感受时,又会有新的感受在心里产生,这就是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吧”。
我为什么写作?因为我想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给予学生更宽的学习思路,更广阔的学习视角,更深层次的知识引领,更大范围的学科指导。
我为什么写作?因为我热爱着写作,享受写作所带来的快乐,感受着写作激发灵感的瞬间思绪如泉涌的情景,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