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总结五个自律的有效方法。而第五个你永远都想不到。
前几天写了篇文章,游戏是天堂还是地狱?
就有人说,虽然赞同我的观点游戏是大势所趋,让小孩尽早接触游戏,但是小孩一玩就完全沉迷,成瘾难戒!
问我,为什么有的人玩游戏不会上瘾,而有的人一玩就上瘾?其中人与人区别在哪里?
经过几天的思考,我认为这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自律!
能做到自律的人,天天都能完成百词斩,天天都在1w步以上,天天都能保证7个小时睡眠,看个大片都能分两天看完。
而不自律的人一拿起手机就放不下来,平常不敢看连续剧,一看就非要白天黑夜地全部刷完不可。
每天早起床闹钟一响,就说床生病了,需要你多照顾一个小时。
一玩游戏就成瘾,无法自拔,别人就更拔不动了。
那怎么能做到自律,增加行动力呢?
01
一想就动
通过心里默练123行动,增加行动力,在你的大脑里还没反映过来的时候,你就已经行动了。
你可能会想,就这么简单吗?是的,就这么简单!
比如:在你被早上闹钟叫醒的时候,马上默念123,起床。在你的意识还没反映过来,身体已经起床了。
多来几次,你就会觉得“万事开头难”的马上行动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事了。
02
夸大后果。
在一想就动不管用的时候,比如你早起困难症再次发作的时候,你可以想想长成相扑选手的你,看不到自己小鸟的你,你自然就有动力早起锻炼。
每回看到肥肉的时候,夸张想象下自己的身上的肥肉,你也就吃不去了。
所以,你要把不做这件事的后果给想清楚,越夸大越好,越夸大就越能吓住自己,达到自律的目的。
03
以旧带新
平常经常有说养成习惯,固定时间最好养成。而我觉得固定时间很难,受到影响的因素太多。
因此,经过我自己的多次实验,最好的养成习惯的方法是应该将你要养成的新习惯和你原有的固定习惯捆绑起来,以原来的习惯带动新的习惯。
比如定时大便,这是个好习惯。如果你能设定每天晚上洗澡前定时大便,有没有都拉一下。只要你每天洗澡,每天自然都能定时大便,习惯自然养成。
再比如,你想养成背诗词的习惯。你只要在你每天上下班的习惯上,捆绑上下班路上每天都重复听一首唐诗,一周换一首,连续一年,你自然就会背50首诗词。
04
补缺补漏
做到以上几点,基本能完成80%的目标和自律了,但是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目标不能完成,不能自律。
因此每天、每周都要留出固定的习惯后面的习惯时间(晚上睡觉前,或中午午休前),来补缺补漏下还没完成的任务目标。
如背单词,锻炼等等。
05
求助他人
上面的方法如果你都做不到,那就只能找个自律的人带动你。
比如发红包让我监督你,保证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都能监督到位。
微信,短信,电话全方位服务,有这么自律的人做监督,自然监督到位。
正如詹姆斯·艾伦说过,“在抛弃旧的恶习、重建新的生活轨道前,先要学会节制。恒久的幸福感不是在大肆挥霍、寻求刺激、放纵于无所谓的消遣中获得的,它只会出现在与此相反的生活——自律的生活之中。”
你若还有其他自律的有效方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