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06
上文: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下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上一段,荀子说明言行的重要性,讲的是性质问题,这一段荀子开始转向方法论。
泥土不断堆积形成高山,风雨就会在高山兴起;水流不断汇聚形成深渊,蛟龙就会在深渊诞生;平时不断积累细小的善行,长此以往就能造就高尚的品德,那么最玄妙的智慧将内化于心,这时就达到圣人的境界了。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除了说明从量变到质变的道理外,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就是由外而内的升华过程。善行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而品德是内在的品质,就是说形式可以塑造内容。荀子向来强调由外而内,强调学习和实践,这与孟子强调修心的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神,指万事万物最玄妙高深的道理。《易·系辞》:“阴阳不测之谓神。”王弼解释说:“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诘。” 神是无形无相的,孟子认为圣人也达不到神的境界。而荀子认为神明是可以达到的,这就是圣人的境界。明者,日月皆备,就是透彻的理解万事万物的智慧,神明就是最玄妙高深的智慧。外在的善行可以内化成内在的智慧。我们可以把荀子看成西方哲学意义上的经验主义者,是唯物的;而孟子则是先验主义者,是唯心的。
不抬脚迈步坚持往前行走,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的目的地;没有小溪支流不断汇入,就没有大江大海。千里马纵身一跃也不能跨越十步,劣马连续走十天,却可以走很远,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因为它坚持而不放弃。这是从行为和目标的关系进行阐发的,凡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必须持之以恒。前面的例子都是现象描述,“功在不舍”给出了结论。
荀子进一步举例说明这一结论蕴含的因果关系。如果不能坚持不懈,用刀子也刻不断烂木头,如果坚持不懈,金属和石头都可以拿来刻绘。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强健的躯体,却上能食尘土,下能饮深泉,因为用心专一。螃蟹六脚兼两螯,却只能寄居在蛇鳝的洞穴里,因为内心浮躁。自身的先天条件不是主要的,关键能否坚守目标,并坚持不懈。荀子处处强调后天的主导作用。
很多人把这一段的主旨解释为“专心”,从荀子特别强调行为这个角度讲,我认为用“执一而行”更妥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