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人”教育:令人受伤的严苛
不知在你小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你考试考了一个蛮不错的成绩,高高兴兴地把试卷带回家,满以为父母也会很高兴,会拥抱你、夸奖你。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一个简短的“不错”之后,紧跟着就是一个长长的“但是”。
“但是”:你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查缺补漏、再接再厉……
接着,父母开始认真地和你分析那仅有的几道错题,哪些题是因为粗心大意,哪些分是可以不用失的。
你唯唯诺诺地听着,心里却有十二万分的委屈:为什么考好了也要挨批?
如此这般,三番四次,你心中生出了一个疑问:
究竟要多好,才够好?
无论你达成了什么目标,总有一个更高的目标在等着你。
无论你取得了什么成绩,总会有人跳出来告诉你:你还有进步的空间,看,就在那里。
你只感觉,从小到大,父母、老师从未发自内心地对你感到满意。
没有哪一次,没有哪一个人,像你所梦想的那样,真心地肯定你:“你太棒了!我为你感到骄傲!”尽管你一直在竭力地表现和争取。
你只感觉,从小到大,你从未为自己所取得的或大或小的成就,任性肆意地、忘乎所以地,哪怕开怀过一次。
每当你想为自己的成就而庆祝,就会有人给你泼点凉水:别冲昏了头,冷静冷静。别忘了,你还有哪儿哪儿做得不够完美。
你一次一次冷静下来,直到后来,你发现:即使成功也不怎么痛快、开心了。
而但凡失败一次,你就会羞愧到无处可藏、怀疑自己。即使周围所有人都原谅你,你也难以原谅自己。
你已经把严苛的父母内化在自己心里,随时可以提醒自己、要求自己、批评自己、否定自己。
据说,一个人只有从小就这样“追求完美”、“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才能迈向人生的巅峰。
然而,没有想到,你“追求”了这么些年,“要求”了这么些年,竟然还是这副平凡的样子。只是多了“不开心”和“不自信”,一路陪着你。
所有的特点都是缺点
你有没有面对过那些尴尬的评语?
你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评语说:你不够沉稳、专注。
你是个内向、谨慎的孩子,评语说:你不够开朗、积极。
你喜欢运动、喜欢团队活动,评语说:你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你喜欢一个人捧着书,评语说:好是好,就是不太合群。
后来,你终于明白了:老师、父母所希望的,是你要“动若脱兔,静若处子”。
而且,当他们希望你是“脱兔”的时候,你就要是“脱兔”;当他们希望你是“处子”的时候,你就要是“处子”。
正像那个在学校墙上挂了好多年的可笑标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请问,既严肃又活泼,那究竟是个什么表情?谁能示范一次?
有人解释说:“该严肃的时候要严肃,该活泼的时候要活泼。”那么,请问:谁来判断这两个“该”字?
难道,那就是个装在机器人背后的按键?按一次,严肃;再按一次,活泼?
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所有的特点都是缺点?为什么不可以欣然接受TA本来的样子?
欣然接受TA热情、爱交际,也许TA将来会富有感染力,擅长推销自己;欣然接受TA内敛、害羞、细致,也许TA将来会从事研究性的工作;欣然接受TA敏感、细腻、情绪化,也许TA将来会在艺术上有造诣……
谁知道呢,TA会长成什么样子?
每一个特点,从反面看是缺点,从正面看就是优点。差别只在看的眼光,不是吗?
每一个特点,你享有着它的好处,也就必然为它付出某种代价。每个人都是这样活着,不是吗?
那么,又何苦求全责备?
所有的苗头都是危险
中国人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常常被用来批评、吓唬孩子。
这真真是句糊涂话,却被很多父母奉为真经。他们总是“明察秋毫”,总是“防范于未然”,总是把所有“不入法眼”的事都“掐灭在萌芽状态”。
然而,他们所担忧的苗头,真的有那么危险、那么可怕吗?
记得我小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常说脏话。每当和小伙伴一起玩,父母又不在身旁,我就会时不时地冒出那么一句。其实,我只是对新学来的词感到好奇,每一个词都要找准语境试验几次。
这个毛病被母亲发现了。幸而,她没有生气,也没有批评我。她只是觉得好笑:这么乖的丫头竟然会背着爸妈说脏话,也不知她是从哪儿听来的。
后来,我的新奇感过去了,对那些词也就自然而然没了兴趣。
再后来,我长大了,仍然长成了举止文雅的样子。
回头想想,我感谢母亲当时没有小题大做。
要是她把这个毛病当成了很严重的问题,要是她当机立断、当众发飙修理了我,那么,这就不是我的童年趣事了,而是一段辛酸往事、黑暗历史。
可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在预判危险、小题大做方面,都特别富有想象力。
他们看到孩子染个指甲,就认定她爱慕虚荣、华而不实。为什么不能简单理解为爱美呢?
他们看到孩子抽一支烟,就担心他长大了会混黑社会。也许他只是因为好奇而尝试一次?
他们看到孩子踢足球,就断定他会玩物丧志、成绩下滑、前景堪虞。可是,不运动怎么会有好体魄?不参加集体项目,又怎么会懂得什么是团队?
他们看到孩子写封情书、收封情书,就担忧TA会因为“早恋”而心思散漫、葬送前程。可是,不想想十几岁的情窦初开多么美?没在恋爱中学习过的人,又怎么会建立美好的亲密关系?
如果把这些视作成长过程中的探索,去宽容、去理解,孩子自然会试错、纠错,找到TA的路。
如果把这些视作导向歧途的危险,去斗争、去镇压,孩子只会反感、抗拒和逃离。
我老公曾经回忆起他念中学时的一件事。他喜欢足球,在卧室墙上贴了几张球星的海报。父亲认为这是不务正业、不学无术,强令把海报撕了下来。为此,他耿耿于怀。
而他所喜欢的球星,不过是克林斯曼、克洛泽之类而已——他们无一不是足坛上有名的品行端正、勤奋自律的典范。
确实,模仿这样的人,获得这样的品质,又能有什么害处呢?这恐怕就是他耿耿于怀的原因吧。
一代一代,我们在严苛的“完人”教育下成长起来。
没有谁最后真的长成了“完人”。但是,“完人”教育的伤害却真的留下了。
“完人”教育使人焦虑而不自信,因为永远都不够好、不够优秀、不够完美。
“完人”教育使人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因为有那么多变坏的危险,怎能不时时警惕?
“完人”教育使人没有特点、乏味无趣,因为所有的倾向都被扭转了,所有的喜好都被掐灭了。
“完人”教育使人缺乏执行力,因为害怕结果不完美,所以迟迟不愿开始,用拖延抵御着恐惧。
“完人”教育使人缺乏充沛的感情,因为快乐时不敢太快乐,从没有试过敞开胸怀、恣意欢谑。
“完人”教育使人既渴求爱又冷漠疏离,因为从没有得到过毫无条件的爱和毫无保留的肯定。
“完人”教育甚至使有些人精神分裂,因为明明受到了伤害,却被告知这才是“爱”,要懂得“感恩”。
如此等等。
是时候去反思这种教育了。也是时候去斩断这个伤害的链条了。
中国式教育被吐槽了很多年,仿佛,我们每个人都是无辜的受害者。
可是,要承认,中国式教育就或多或少地隐藏在你我心里。
但愿有一天,每个教育者都能坦诚、宽容:我能接受我的不完美,所以也能接受你的不完美。
但愿有一天,每个被教育者都能自信、自得:我虽不完美,但没关系,因为我美成了自己的样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