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教简书•教育教学及学术论文精选教育教学教师

拙说教学:强化“思考阅读”习惯,有效备战语文高考

2019-02-12  本文已影响190人  猪大拙
大拙给朋友们拜个晚年

强化“思考阅读”习惯,有效备战语文高考

                                                                                                  保山市教育教学研究所  朱茁萱

“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

“文章有思路,遵路识斯真。”

                                        叶圣陶


春节一过,离2019年高考只有4个月的时间了,高考备考也已经到了最后冲刺的阶段,很多老师和同学在经过将近一年的系统复习之后,对语文复习或多或少的存在一种“尽人事而听天命”的心态,在复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只是按照“惯例”在按部就班的进行月考(周考)——评讲——再考的循环;实际上,除了通过训练积累一些考试技巧,准备一些写作素材之外,在阅读能力提升方面再下功夫,还是能够有效的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提升阅读的能力,突破语文应试能力的瓶颈。

语文高考分为两卷,Ⅰ卷考阅读,Ⅱ卷考表达,实际上考查的就是考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两种基本能力,“吸纳”和“释放”;语文能力具体落实到高考,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文字信息的处理能力,由于高考的考试性质,可以说是对书面文字信息的处理能力。所谓“吸纳”能力,是指对发出信息者(作者)所传递信息(文本)的准确理解;所谓“释放”能力,指的就是按照要求,运用文字来规范的传递所要传递的信息。

语文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把阅读作为最为基础的教学手段,融汇于教育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定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里所强调的“实践性”其实强调的是阅读的实践。

新高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其能力的源点在于对文本信息的准确理解。即使是写作,阅读能力的高下决定了考生对作文题目要求能否准确理解,对所给材料的信息能否准确判断分析;阅读能力的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写作成败的关键所在。所以阅读能力的提升,抛开语文教育的种种“微言大义”不谈,就是考生语文高考取胜的关键:不管在复习训练,应试技巧的掌握运用方面下了多少工夫,离开了阅读能力的提升,高考复习备考,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就算是在高考迫在眉睫的时候,在繁重的“刷题”的同时,如果能采用有效的措施,在最后的应试训练中指导考生提升阅读能力,可以为考生提高语文成绩添加重要的砝码。

我认为在最后几个月的复习时间里,要进一步强化考生“思考式阅读”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的要求是把阅读和思考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决于会不会“有理解的阅读”,在语文考试中,阅读题也被我们称之为阅读理解题,这为考试时的文本阅读指向有了明确的方向与目标——理解。柯勒律的四类阅读者定义:第一种沙漏型阅读,原样进原样出,不留痕迹;第二种海绵型阅读,全吸收,挤出来原封不动;第三种是滤豆浆的布袋,豆浆流了留豆渣,第四种矿工型阅读,淘尽狂沙始见金。现在,一部分考生在语文考试时的阅读方式,还停留在第一二三阅读类型中,所以要在接下来的备考训练中,要求学生强化养成“思考阅读”的习惯。

“思考式阅读”的具体训练要求:阅读时,要竭尽全力边读边想,力求理解;无论是科技文、文言诗文、文学作品阅读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包括写作材料,每看一段(诗词中一句)就想一想,试着归纳,;读完全文,虽然在考试时不可能做到“掩卷深思”,但要有习惯把各段联系起来思考下,试图从整体上理解文本。

如果能够在接下来的语文备考训练中坚持对文本阅读习惯进行强化训练,树立这种“思考阅读”的意识,对语文高考的应试能力应该是有所突破的。在“立足思考,力图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培养“把握结构,理清思路”的阅读意识,高考试卷中的文本都体现作者的思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去把握文本的内在结构,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准确理解文章重要步骤(这也就是从小学语文开始学习的“划分段落归纳段意”的能力指向)。

在树立并强化考试中“思考阅读、力求理解、把握结构、理清思路”的文本阅读意识之后,可以在训练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尝试一些以下阅读方法和原则。 

一是养成阅读留痕的习惯,在训练时要求使用圈点勾画符号留下阅读的痕迹,结合问题筛选答题的范围,文中的段落区域,涉及的重点相关句子。明确答题的范围,细心思考段落区域内句子的含义。进一步理清段、句之间联系,把握思路。通过这些做法,可以在训练中逐步的形成对文本题目的分析综合能力。在解题时对照题目,比较与选项有联系的信息,使解题时有明确的指向性,自然可以节省大量的无谓时间精力,同时提高得分率。

二是学会在阅读时整体把握信息——对文本的阅读就是对文本所传递信息的把握,能全面的获取文本信息就意味着阅读质量高。在阅读时要注意文本的作者,文后可能有的注释,写作的时间等相关信息,这些内容是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的重要依据。

三是在阅读时,学会有机的结合选择题选项分析文本,这一点对于文言文阅读、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文学类文本(小说)文意的理解尤为重要。

四是学会使用原文、合理归纳加工准确解答。准确解答阅读题(主观题)的一种有效有用的方法,是在原文中寻找答案(答案在文中)。通过整合归纳,阅读题在文本中一定有相对应的信息,在寻找到相关信息之后,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归纳概括,抽取要点摘取关键词语重新组织,但要注意的是,要充分利用好原文。

虽然备考时间紧迫,但是我们一定要克服“语文短时间不可能有效突破”的心理定式,更不能忽视语文的训练复习效率与效果,在备考训练指导中进一步强化语文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优化复习,有效备战高考的目标。

拙说教学:强化“思考阅读”习惯,有效备战语文高考 拙说教学:强化“思考阅读”习惯,有效备战语文高考 拙说教学:强化“思考阅读”习惯,有效备战语文高考 拙说教学:强化“思考阅读”习惯,有效备战语文高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