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张文质写作每天写1000字成长励志

分享,从来都是一片长情——赴泸州合江县白沙镇小学开展分享教学研讨

2019-07-09  本文已影响55人  欧小丽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

只要走的方向正确,

不管多么崎岖不平,

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宫崎骏 《千与千寻》

(一)

接到白沙镇中心小学胡校长的邀请,是在二十天前。

彼时的我们还身处在各种繁杂的工作中:招生、参加培训、迎接调考、期末写评语、总结等等。所以几乎是隔两天我才与胡校长联系一下。直到6月底,我们才敲定基本流程,将此事放到了台面上。

我说我们忙,其实胡校长应该比我们更忙。我们忙的无非都是小范围内的一些事情,而他,忙的可不是小范围的事。

前天,雨中前行。路上车很少,属于可以在路中间开车撒欢的情况。而雨中的雾茫茫,前行的车溅起的水花,让我忽然想到《千与千寻》里这样的一个镜头:千寻去寻找钱婆婆拯救白龙,手里捏着一张只有去程的电车票,站在茫茫天际的电车轨道旁。这两个镜头给了我一样的感觉:虽然茫茫,但穿过这个茫茫,一些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就会豁然开朗。这样的感觉也就成了研讨会的开场白。

(二)

前天下午,三个半小时的车程,抵达合江。

出得高速,路边有吆喝卖荔枝的。车行贵妃大道,才想起来合江的特产是荔枝,这个县城一下就有了历史的味道。

后来,去滨江路走走,一片片的荔枝树,如同我们的绿化树。把果树当做习以为常的风景,也只有在合江才能看到吧。鲜红的荔枝挂满枝头,“无人问津”,我这个没有见过荔枝树的人感觉甚是新鲜。也许,是当地人见得多了,也就见惯不惊了。

见惯不惊的还有白沙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表现出来的样态。当然,这应该是他们见惯不惊,而我们还是颇为震撼。席间,我们谈到特色课程,谈到他们学校目前正在做的国学吟诵课程,几位年轻的妹妹们马上站起来,现场表演了古诗吟诵。一曲结束,另一位老师又自告奋勇地吟诵了《山居秋瞑》,接着副校长又吟诵了张志和的《渔歌子》,最后,校长也来一首,其他老师跟着校长一起吟诵了《陋室铭》。

哈,我是有多久没有被感动呢?特别是被一种舒展的生命感动?应该有很久了吧。不禁问自己:能做到这样的大方吗?好像不能。因为我们学会了掂量,学会了深藏不露,学会了伪装,学会了所谓的低调。于是,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了一个壳里,我们看每个人都是一个壳的模样。

为什么就不能率真一些呢?我们提倡的分享式教学理念,首要的就是要打开自己呀。

不过,这个打开自己的方式一定要正确。

(三)

分享式教学研讨会,在雨中开启。

这是他们学校暑期培训中的最后一天,按照常理,老师们都应该“归假似箭”啊。可是一整天,我发现他们都全情投入到我们呈现的活动中,没有人玩手机,没有人随意走动。

我的开场白还是显得有些矫情:雨中,研讨。我的学生说,我最喜欢外面下着雨,我在屋里写作业。那么我改一下,那就是我也喜欢外面下着雨,一群人在屋内做研讨。很喜欢“研讨”这个词,表示没有所谓的权威,也不是一言堂,我们彼此参与,共同成长。当然,也加进了昨天的茫茫和电影的茫茫的深切感受。我相信:今天参与活动的老师比昨天更接近教育的幸福。

我先做了15分钟的讲座,题目是《我们为什么要做分享式教学》,罗列了七条理由,这些顶层的、官方的、自己实践得来的理由,总有一条有所触动,也总有一条可以唤醒参会的老师吧!

接着是宁讲“我们如何观课”,因为她马上执教四年级语文《走月亮》。

不得不说,宁是“忽悠”学生的高手。尤其是她对学生的欣赏和鼓励,我可能离她有十万八千里之远。

学生第一次上这种课,多少会有些拘谨。但是宁在课前花了大约15分钟时间和学生建立关系,不断的欣赏,不断的表扬,不断的正向引导,不断的给方法,不断的给鼓励,大多数孩子的身体打开了,心也被打开了,学习的通道打开了,课也就自然而然地上好了。

这样的课,让听课老师听得舒服,也有收获。

哦,原来老师是这样在启发,原来老师是这样在示范,原来老师是这样由“扶”到“放”……

当然,老师的收获还可能有这些: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对学生的每种表现的肯定,对学生思维的深挖,对学生的等待,让问题、思考、分享这三个基本单元落地。

这样的课,上了近70分钟,但孩子们却不感觉累。因为他们学习的欲望已经被激发,学习的方法也学到了一些。也或许,和一个不断肯定你欣赏你的老师一起学习,怎么会觉得累呢?

最后,宁结合观课情况做了讲座。没有虚浮的理念,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经验。如何提问、如何思考、如何分享,语文课堂的那么多的事儿就这样被搞定。

(四)

下午,我先上了一节数学课《小数乘整数》,然后是一个讲座。

孩子们第一次上分享式教学的课堂,而且是在快要成长为少年的年纪里,再加之我“忽悠”的本领还不够智慧,所以一节课下来,我与学生的距离感还存在。

不过,现在想想,这群孩子还是有很多可爱之处。也再次印证了他们就是学生,就是有“好奇、好探究、好讲理、好分享”的天性:

——小组分享,让他们四人的作品放在一起,大家一起看各自有哪些方法。好些小组达成了共识。

——四人小组第一次经历全班分享,我说一句他们说一句,主持人开始是非常的拘谨,到后来的自动站位进行主持;

——互动分享时,台下有几位孩子能够站起来回应台上的孩子,且都能说到点子上。

——让他们用记号笔记录组内看到的,全班分享学到的不同方法,好些孩子已经有了数学课做笔记的意识。

——练习题里面,有20位同学(有47位同学上课)用了两种方法计算。(我估计这个数据会给我增添很多动力)

——写收获时,不少孩子能够写出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有孩子会写:我知道了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写疑问时,会有孩子写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当然,课上我们重点辨析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要不要相同数位对齐(这是学生的真问题但他们没有表达,我将之拎了出来)、方法之间的共同点、直接写出答案这叫一种方法吗(这是一位学生的疑问)、圈黑板上的板书强化所学内容。

讲座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我们的一些做法以及一些案例。

其实,做完讲座,我感觉我自己又重新走了一遍课题研究之路,翻出之前的资料,还是很感谢游姐带领我们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儿。

最后,是互动环节。老师们问我们为什么这么温柔?是怎么修炼的?如果时间不够怎么办?怎样做学生的课外阅读?等等。我们几乎都是属于“掏心掏肺”地做分享。

(感谢宁做的笔记)

(五)

其实,此次活动,我更应该好好写一写胡校长。只怕笔法功利不够,未能做到全面。

当初他们学校到我们学校来跟岗时,我第一次看到在跟岗之前他们拟定的菜单,也就是他们想解决的问题。可见,人家是有计划有准备来的,这可不是随便拍拍脑门就可以做的事儿。

胡校长带领了十几位老师来我们学校跟岗时,全都白色上衣加黑色裤子,非常正式。这样的团队,在仪式感上就表明态度:我们是来学习的。

更让我佩服的是:一周的跟岗,胡校长全程都在学校。这样的学习型校长,在当下的环境来说,那一定是“稀有”的。

让我佩服的还有:他们回学校后,给我发来一份近二十页的跟岗汇报,内容非常全面,思考也很深入。

好的校长一定是学习型校长,有思考,有行动,有引领。好的校长也一定是将教师成长放在第一位。所以,这次他邀请我们到他们学校来,专门做分享式教学的推介,用他的话说,是想让老师们转变理念。

他说他来到白沙的一年半里,已经将他们学校40岁以下的老师外出轮训了一遍,接下来是带40岁以上的老师出去。

据我有限的见识里,一所乡镇学校的校长愿意花如此大的心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教师培训上,他应该算第一位。

而当我得知县教育局考核学校是以考试成绩为指标时,我不得不佩服胡校长的“高瞻远瞩”。因为任何一个做领头的人基本都是要政绩的,而也可以为了那个政绩,去做一些明晃晃的事儿的。眼下,他却先抓住“转变老师教育理念”这一目标,去花费心思和精力。这个政绩可能与上级要的政绩不太一致,但对于在他们学校就读的学生来说,学生的自主成长才是一项伟大的政绩。

所以,老师们在席间能够自如吟诵,能够在这样的培训场里全情投入,参与互动,就真的见惯不惊。因为这支队伍有一个好的领头人。

接下来,胡校长说他还要派老师们到我们学校去。

我们当然持欢迎态度,因为这对我们的工作来说,是一种历练,更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幸运。

因为,分享,从来都是一片长情!

分享,从来都不会辜负长情于教育的人!

喜欢分享的人,也会比昨天更接近教育的幸福!

【听来的彩蛋】他们的国学吟诵课程做得怎么样呢?有两个小故事。一个是一位老师一岁多的孩子都会来几句,一个是住在学校的居民也会来几句。这应该算是吟诵课程格外的效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