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学生走入“愤”“悱”之境---记《回忆我的母亲》一课
我感觉语文课堂上孩子们似乎不爱主动表达,不爱动脑思考。
从一些录像课、观摩课上看到孩子们滔滔不绝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迫不及待的想站起来讲,真是很赞叹、很羡慕。
没办法,得从自己的课堂来培养,从零开始吧。
今天上《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这一课 没有多少阅读的难度,但农村的孩子还是不愿认真在家看课本,只好在课上花一些时间让孩子读。
先熟悉文章内容,我问:文章所写的事,合上书,你最能记住的是哪一件?我让学生开火车逐个逐个的说。有说朱德的母亲生养了许多孩子的,有说母亲早起床的,有说母亲周济穷人的,有说母亲遇上最悲惨的遭遇不灰心的,有说支持“我”参加新军的……让两组的同学发言,轮到最后一个,才有说母亲和父亲节衣缩食送我读书这一事。孩子们对读书这件事已觉不出珍贵,甚至觉得读书也许是一种负累,很难理解一个家庭为供孩子读书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克服多大的困难。因为今天都无需交学费。学费一事并未使一个家庭产生多大的难处。
时代好了,生活富了,却无需交学费,而要交学费的年代,家庭普遍贫苦,家中的孩子因父母筹学费困难而早早懂事了,暗暗咬紧牙关努力。我这个读书时父母也曾东挪西建的读者,读到此处便深深明白朱德母亲的难处。
梳理这些事件之后,学生也发现了文章组织材料是按时间的顺序。发现这一组织材料的规律后,还要深入一层,看作者处理材料的妙处。我说作者其实对这些材料做了一种归类处理。根据刚才的梳理,如果分为两类,请说说看作者将这些事儿分成哪两类?
许久的沉默,没有人反应,我尝试点名几个孩子,可是找不到方向。这时我提醒同学们看看课文的第2段到第7段与8到13段这两个层次上的内容,一定会有所发现。再让几个学生说说,还是没有找到钥匙。我再提醒:一个范围涉及的是“家”,一个范围涉及的是“社会”。终于在这种“愤”“悱”情境下,有学生发现了“家”的困难是穷,“社会”上遇到的困难是被剥削被压迫,面对家的贫苦的困难,母亲坚信勤劳是可以战胜的。但面对被压迫被欺压的困难,仅凭自己是很难战胜的,于是才有母亲的送子读书,支持革命,这是比勤劳更伟大、更了不起的品格。如此有远见,深明大义的母亲,真是令人肃然起敬。
母亲的形象逐渐由概念化走向了具体形象化。
作者对母亲的情感也在孩子们脑海里逐渐的明晰:对母亲逝世的悲痛,对母亲深切的思念,对母亲的恩情表示感激。
我接着问:作者怎样报答母亲的恩情?你一般是如何报答恩情的?通过对比,学生发现朱德同志将对母亲离去的悲痛化为对天底下母亲、对民族和人民的大爱。这是担起多么重大的责任!这是一种多么博大的胸怀!
也许我们今天还无法生发出像朱德同志这样的大决心,因为我们的能力还十分的有限,但我们可以把这颗种子埋藏在心底,等将来阳光、雨露一旦降临,这颗种子也会发出嫩芽的。
同学们深以为然,课堂里再次响起“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同学们读得昂扬热烈,激情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