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管理】反馈意识:团队的天花板,取决于管理者的「反馈意识」+
【领导管理】反馈意识:团队的天花板,取决于管理者的「反馈意识」+「引导心态」
「反馈」作为刻意练习,能否有成效的关键因素。
从刻意练习的角度来看,每一次的行动,都需要有校准的机制,「反馈」也就是这个校准作法。
【01】团队成长的速度,取决于管理者的「反馈意识」
组织裡,个人的任务成果反馈,主要来自直属主管、部门经理等管理者。但能够有这方面的反馈,也需要组织裡有「反馈」的条件。
换句话说,如果主管没有反馈的意识,很容易让部属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摸索,也就会造成绩效成果的损失。
这意味着,一个团队的绩效能否持续的成长,团队领导着「反馈意识」,将会决定团队發展的速度。
这也会间接看得出,团队發展的天花板在哪,主要原因在于,团队领导者的反馈意识,也是从持续理解现有的状况,看出哪裡可以精进,哪些做法可以更有创造性。
也就让团队發展的边界,不仅此于原有的认知,而是会再持续的反馈中,發现第一线的情况,从而觉察出各项细节的突破。
【02】强化刻意练习的反馈时机:前反馈
回到反馈意识的层面来看,通常对于「反馈」的行为,主要会在「执行后」。
也就是执行后,才知道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裡需要做调整。
这在反馈的时间点属于后段的反馈机制,如果把反馈的机制,拉回到执行前的时间来进行反馈,其中的思考点,就会与行为后在反馈的测重点有所不同,
所以「前反馈」的重点,就是跟的部属一起探讨,我们该怎麽来执行,执行的重点,还有达到的「质」跟「量」的各种因素。
另一方面,除了一起探讨外,还需要对方感受到,这个作法是自己拟定出来的,而不是直接告知说要怎麽做。这个前反馈的过程,就需要结合怎麽引导、提问,帮助对方去思考,现有的做法怎麽来规划。
这也就点出「前反馈」阶段的两大要点:
其一,自主规划的认知:对方觉得,这件事情是自己拟定出来,其责任感与认同度会比直接交办的更有重视度。
其二,执行面全面探讨:针对结果,反推回现在需要有哪些做法,一步一步来解构整个执行的细项。
针对这两点的规划,我们能够更进一步来思考,对于引导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哪些引导的心法,还有当对方提出的想法,你需要以什麽样的话语来回復。
【03】辨别管理者的引导成效:2种心态下的反馈结果
管理者在引导部属的交流过程,就是考验管理者的引导能力。
而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心法,就是对「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的理解。
对于管理者来说,如果认为你所指导的部属,觉得对方怎麽指导都没有办法进步,那就代表陷入到「固定心态(fixed mindset)」,认为对方的成长有限,没办法再进步。
一但有了这种念头,就会在脑海内不断强化这段讯息,这也就在心理学上称「毕马龙效应(Pygmalion Effect)」最终所指导出来的部属,就会成为你心中所想的那样。
反之,如果在前反馈的过程中,能够以「成长心态」来指导,儘管过程中的成果没有达到你的预期,你也能在「后反馈」的时机点,持续来点出怎麽来改善,这才能让「刻意练习」的成效能够被展现出来。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前后反馈中个人对部属指导的信念。
所以在对于管理者来说,我们在指导部属成长的过程,除了有「后反馈」来提升刻意练习的成效,另一方面,还可以从「前反馈」的时机点,预先探讨怎麽来来执行,以创造出更精准的产出。
最后,还有对于管理者本身,我们是以什麽样的心态来指导,也会决定反馈过程的质量。
【《管理者精进手册》专栏-第51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