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好习惯对小孩重要,但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每个家长都希望小孩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如何养成好的习惯,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方法。而我们在学习方法之前,其实应该首先搞明白背后的原理。所谓理论指导实践。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比如家长想培养小孩每天坚持背单词的习惯,于是制定了一个21天2100单词的计划,希望通过21天的学习,养成一个习惯。那么这方法靠谱吗?符合养成好习惯的原理吗?
01 关于习惯的要点
从小做起
家长在培养小孩习惯时,一开始总是雄心勃勃,什么都想改变,时间长了发现什么都没改变。其实好的习惯需要分解成一个个小习惯,从细节入手,选择简单的进行,慢慢积累才是正确的道路。
提升小孩的单词水平,是不是每天背100个单词?可能小孩能坚持一周、两周,但会越来越难,直到放弃。而如果换做每天5个单词,相对简单,也就容易持续。一直这么做下去,日积月累产生的效果才是巨大的。
坚守平台期
即使小习惯,往往也难以坚持,究其原因是看不到效果。很多家长和小孩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变,过了一段时间没看到效果,于是就放弃了。殊不知习惯产生的效果就像一个指数函数,前面增长慢,一旦突破阈值后才会有质的飞越。
提升小孩的英语听力水平。每天坚持听30分钟英语,是不是1个月就能产生效果?别说一个月了,可能半年都未必能见效。但坚持一年后再回头对比,就会发现指数的力量。
用系统代替目标
大人小孩做事往往都会奔着一个目标去。但养成习惯并不是为了达到单一的目标,而是为了改变你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就是形成一套系统。目标是阶段性的,而系统是长期有效的。家长要做的不是给小孩设定一个目标,而是落实小孩的系统。关注整个系统,而非单个目标,这是习惯原理中的核心要点。
如果说提升小孩英语成绩是一个目标,那么每天听读英语就是一个系统。减少对一次次成绩的关注,把重心放在如何构建日常英语学习的系统中。
02 行为改变了什么?
改变习惯颇具挑战,原因之一是没有找对试图改变的东西。我们知道习惯的改变都会落实到行为中,而行为改变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改变你的结果。
家长设定的目标都与这个层次相关。
背完2100个单词、提升英语成绩或者英语能力,这都是结果。
第二层是改变你的过程。
培养小孩的习惯,建立体系,大多与这个层次相关。
养成每天听读英文故事书的习惯,每天坚持背5个单词。这些都改变一个过程。
第三层是改变你的身份。
这次层次关系小孩逐渐形成的三观、他的自我形象,等等。
这个小孩不是学习英语的学生,而是会使用两种语言的人。
所以,结果意味着小孩得到了什么,过程意味着小孩做了什么,而身份则关系到小孩是什么样的人。家长在改变小孩习惯时,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小孩要达到的目标上。这会导致我们养成基于最终结果的习惯。正确的做法是培养基于身份的习惯。基于这种方式,我们的着眼点是我们希望小孩成为什么样的人。当小孩认同自己的身份时,他就更容易保持与之相关的习惯。
03 习惯的原理
人类全部行为背后的反馈回路都是:尝试、失败、学习,然后进行不同的尝试。经过一番练习,那些无用的动作逐渐消失,而有用的动作得到加强。这就是正在形成的习惯。
所有习惯的形成都会经历相同的四个阶段:提示、渴求、反应和奖励。
如果没有提示,习惯就不会开始;如果没有渴求,就没有动力行动;而如果反应让行动变得困难,就容易放弃;最后如果没有奖励,就没有动力再一次行动。
所以提示触发渴求,渴求激发反应,反应提供满足渴求的奖励,并最终与提示相关联。四个步骤一起形成一个反馈回路,最终让你养成自然而然的习惯,由此构成完整的习惯循环。
记住这四个阶段,就可以针对每个阶段提出对应的方法来培养好习惯。
最后,这篇文章并不是直接教大家方法,而是改变家长的认知。先转变认知,然后落实方法。我们一步一步来吧。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维七的教育分享圈(ID:dimension7777)。分享教育理念和学习方法。作者:维七,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小学数学老师,终生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