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通识智库沃野育参天

吴丹青:北京四中素质教育观察(四)

2017-06-09  本文已影响24人  通识智库

作者:吴丹青

本文大概2257字,读完共需3分钟

智库特约研究员简介:

吴丹青,独立教育研究人,理工科背景,多年世界五百强上市公司IT业高管经历。关心中国素质教育问题,对中国青少年的通识教育问题有独到的见解,现辞职独立从事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钱学森“世纪之问”、李约瑟难题、学龄前儿童的早期教育模式、西方通识教育中国化等。

复杂的社会、艰难的生存环境、匮乏的精神生活、没有止境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没有宗教信仰,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教育承担这个责任有些勉为其难,经历过多少人生的悲欢离合对此才会有真正的领悟,无论是痛苦、压力、灾难都能坚强、积极乐观自信的面对,能做到的人极少,没事找事、莫名其妙的不开心甚至是愤怒、郁闷、发脾气的人比比皆是。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所有的宗教所要解决的人生难题,无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佛教都有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和行为方式来应对这个重要课题,这是人类对于这个课题最为深刻、有效的解决方案,但遗憾的是中国社会目前处于人类5000年文明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宗教信仰缺失状态。

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也只是无奈的权宜之计,何况现在相比清末民初,残存的宗教氛围和土壤(佛教和道教)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对此有初步的认知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有必要的,这可以作为人格培养的一部分,但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无法全面做到,只能埋下种子,等待日后发芽、开花结果。

当然我们可以在孩子有限的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不要浪费某些难得的机会,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环境,让孩子感受、体验、思考并且慢慢领悟、积累这些人生大智慧。

比如说,考试成绩不好,别当回事,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追求和实实在在的行动。做到这一点对于孩子来说太难了,比考满分要难一百倍。

现在的培训机构很喜欢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当做宣传语,不知是何时造出来的一句话,真的是误了很多人。

家长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怕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上哪有输赢?终点才论输赢呢。

至于社会压力是否存在,要看你怎么理解,你非要处处竞争,能没有压力吗?

学校之间确实有差异,但我觉得北京教育资源均衡整体上不错。家长追逐学区房完全没有必要,过于盲目。

如果说学校有差异的话,北京四中与所有学校有最根本的差异,其他学校所有的事情都围绕着成绩、分数,他们之间的差异在于分数高低,这种差异没有多大意义,而北京四中这个异类培养教育的是人,是思想、情感、道德、身心健康等全方位的人格培养,这是最根本的差异,这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教育,如果高价学区房能实现这种教育,也就不算太冤枉。

我每次给别人上课都会现场做问卷调查,数据证明人后来的发展和你上不上重点小学、重点初中没有任何相关性。学区房热来自于一些商业机构、学校的炒作,这种炒作破坏了教育的生态,老师、校长也是受害者,一天到晚追逐这些,教育者的生活、职业性都会受影响。

不买学区房,那孩子的教育怎么办呢?刘校长说了,省下买学区房的钱,把精力和财力花在改善家庭教育品质和质量上。

这位在北京知名中学呆了30多年的校长,一直在各种场合,不断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说,“读哪个学校都不如家长重要!”

“我认为现在的家长把过多的希望寄托在学校教育上,而忽略了他们在孩子身边担负的角色,他们应该在人格和精神上成为孩子的榜样和楷模。

有几次,我在MBA班上讲课,底下都是成功人士。一个事实是,他们现在的成功与当年上过的小学和中学没有任何的相关性。

去年在南开中学,校方特意介绍了一个他们的校友,中科院数学所的院士,他没上过大学。

我希望家长知道,上什么学、读哪所学校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而决定性的影响来自家长。

像北京四中这样好的学校能发挥比家长更大的作用,一般的家长根本不具备刘校长和四中老师所具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实的情况是能够提供到位的、有效的家庭教育的家长是极为稀少的。

作为一个父亲,我也让孩子去上过奥数班,后来她到美国上学后告诉我,学校里真正数学好的都是美国人。中国孩子对问题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感觉,不如美国孩子。这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差别,而非学校选择的差别。

这不仅仅是学习的能力和学校选择的差别,而是教育理念、思维方式、文化的差别,当今中国整体是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文化环境,缺乏长期的战略视野和战略耐心,不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发展经济不顾一切,眼前的利益高于一切,至于是否可持续、是否破坏环境危害健康、社会环境恶化危害后半生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反正就是要钱不要命,搞到一点算一点,以后的事情管不了那么多。

在教育上面就是盲目追求眼前的分数和高考这个终极目标,高考完事万事大吉,最后什么也不想学、什么也干不好,其能力和价值还不如没受过系统教育的农民工。是典型的拔苗助长、杀鸡取蛋、透支未来的行为。

人家美国佬初中、小学、幼儿园从体育、艺术、社会实践、人际交往,学校和家庭生活丰富多彩,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维、情感、道德等人格培养的的训练,有了多年这种深深的根基,到了高中和大学大多数的孩子无论是在身体上、心理上、精神上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健康成长走向独立和成熟,心里明白要做什么,也知道怎么去做,并在头脑、身体的黄金年龄开始发力,在其后的人生中无论是科学艺术、创新还是各行各业的技术前沿都把中国的孩子远远抛在后面。

“学校里真正数学好的都是美国人。中国孩子对问题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感觉,不如美国孩子”。

光是数学不如美国孩子吗?难道语言、阅读、科学、人文、艺术、领导力、沟通协作、演讲辩论,那一项中国的孩子比美国孩子强?一项都没有!

所有这一切的根基是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及长期学习和深入研究一门学科和一门技艺所必备的兴趣、意志、耐心、责任、信念信仰等强大持久的内在动力,中国教育的差距不是用数字可以衡量的,只能让人想起古时的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得要领,说的粗话一点就是瞎搞。(未完)

往期精彩

吴丹青:北京四中素质教育观察(一)

吴丹青:北京四中素质教育观察(二)

吴丹青:北京四中素质教育观察(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