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课堂

给日子打上成长的印痕

2020-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秋之准备

本学期第一轮视导接近尾声。从9月17日到10月23日,历时一个多月,听课34节,若加上农村优质课选拔的22节课,一本听课记录已经写不下了。一个学校一个学校看过来,一节课一节课听下来,初秋的满眼碧绿换上了斑驳多彩的浓妆。霜降已至,冬天不远矣。时间从不为谁停留一小步,留住时光的唯一可能是,让每一天都发生意义。我努力在每个日子上打上印迹。

好好说话

渐渐发现,说话如同写文章上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长短合宜,才能让人听而不厌,听有所获。所以,每一次评课交流我都要认真地想一想该说什么,该怎么说。把要点列在听课记录上,结合听到的课例,把备课的关注点、课堂的提升点讲给老师们听。就像我的专题网课一样,我要求自己从“怎么备课、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还可以怎样教”方面交流。每一节课,除了帮做课老师提升教学设计,我还拿出自己的设计跟老师们交流。课程改革要深入人心,先进理念要落地一线,说大道理没有多大用,只有让老师们实实在在看到更好的课例、更好的方向,才能促使老师们愿意改变,尝试改变。

有一次,同事殷老师调侃说:咱们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老师们一说让我们多指导指导,咱就居高临下、自以为是地去给人家指导。老师们根本不需要你的指导!你自己从一线走出去,站着说话不腰疼,哪有资格给人指导。我们去学校,就是促使学校教研、参与学校教研。想想,也是。一线教师有太多琐碎,太多不得已,太多无能为力。我们的指导能改变多少呢?所以,评课交流的时候,更加注意自己的姿态和说话分寸。也许,我竭尽全力给老师们分享的,仅仅是一种理想化的语文课堂。当理想化设计与三流生源相遇时,如何调整、推进,老师们远比我们有发言权。

刚开始几天,听了几节在我看来很糟糕的课。一位老师讲《济南的冬天》,从头问到尾,碎碎问、段段析,讲比喻时愣是没把“他很像他爸爸”为什么不是比喻句讲清楚;还有一位老师讲《雨的四季》,用了三十分钟逐段梳理字词,注音、释义,最后十五分钟概括春夏秋冬雨的特点,结束。评课的时候,我没有说一句好话,毫不客气地拎出一二三条批驳了一番。其实,教研组长已经告诉我,两位老师一个刚从小学调进来,一个是新聘特岗教师。初面对新教材的年轻人,当然没有经验和技巧可言,教学内容失当情有可原。那么,对于“基础薄弱”的老师,我的“高屋建瓴”又有多大效益呢?也许,他们更需要的是一句肯定,一些鼓励。对牛弹琴不是牛蠢,蠢的是弹琴的人啊!说话要看对象,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自己的重要修炼。

好好说话。有条理地说,有分寸地说,有实效地说。

认真研课

每到一个学校,连续听两节课,我聚精会神,不敢稍怠慢。不但听教师的课堂设计,而且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不但看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欠缺,而且用力去想如何改进如何提升。听《钱塘湖春行》,我想,可以从句到篇再到意,引领学生逐步深入到诗歌内核、走近诗人内心:初读诗歌,让学生说说读了之后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或状态;看句:哪些词句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朗读,品析,想象,描绘。看篇:关注首尾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诗人以行踪入诗,信马由缰,满心欢喜。从行文来看,中间两联画面密集紧凑,首尾两联疏朗惬意,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律诗之美,起承转合,韵致无穷。看意:美景,欢情,而此刻的白居易是怎样的人生状态呢?补充背景资料,拓展阅读“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让学生读出“失意但不失志”的白居易。

除了课堂整体设计,我发现有很多生成性的细节,因为教师的无视或者无意识,一个美妙教学瞬间消弭了。比如,让学生听《秋天的怀念》朗读录音之后,教师问读得好不好?学生嘟囔不清,教师就说读得真好,咱们也要像这样来读。何不让学生品评一下哪里好哪里不好,不好的地方自己试试读?在朗读中学生自然体悟到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情感。比如上一篇说到的,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标句序,当学生犹豫不决是七句还是八句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辨析一下分号的作用,品读一下前后句的关系,顺势讲讲孟子文章对偶、排比句的使用形成的磅礴气势。再比如,学生背《论语十二章》,把前后句子背窜,老师说要多背背,背熟练。可是,为什么会背窜呢?怎么能不背窜了?如果教师讲解一下语言形式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其中语句,学生自然能轻松背诵,而不是教学生死读硬背。

诸如上述教学点,如果没有听课,我是不会想到列入到教学内容中去的。所谓的教学机智,一定是在长期课堂教学的实践反思中历练出来的。关注这些细节,也许我的教学智慧也能有一点点增长。

在听课中观察,在听课中思考,在听课中修炼更好的自己。工作本身就是修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