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的淡然---陶渊明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对陶渊明的文字做出这样的评价,可见是多么的赞叹和喜爱!陶渊明的文字里,既没有深情款款和思念绵绵,也没有禅意佛理与磅礴惊艳,苏东坡却说陶诗“熟读有奇趣”。不需熟读,过眼一遍这种奇趣便了然于怀。了解一位古人,最好的方法是在其作品中寻找作者流露的性情。陶渊明平淡而舒缓的文字,不仅影响了后世许多的田园诗人,其勾画出的淡然生活也成为世人渴望的“世外桃园”。拥有无数粉丝的陶渊明,也成为我最喜欢的两位历史文人之一。(另一位是苏轼)
晋时的社会,既动荡,又黑暗,被称为“门阀政治”, 天下相继被像王导、谢安这样的名门贵族与司马氏共同执掌。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桓温、桓玄篡权,刘裕后来崛起的东晋时代。东晋即将走完它的道路,中国将要迎来历史上极为动荡和分裂的南北朝。在这样一个时代,每个生命都有其艰辛的历程。年轻时的陶渊明也是有过政治抱负的,但是酷爱自由的天性,还是让他最终选择了归隐。
极致的淡然---陶渊明这一年,陶渊明41岁,一位督邮要来彭泽巡视。陶渊明当时是彭泽的县委书记-彭泽令。上级要求他着正装、列队欢迎。督邮是多大的官职以及具体管什么事暂且不问,反正历史上一位被张飞一顿狠抽,一位被陶渊明无情地放了鸽子,督邮没了好名声。这位督邮素有恶名,吃拿卡要样样精通。其所作所为本来就让陶渊明感觉很不爽,这次还居然还让他笑脸相迎。一个正直刚毅的人,一个满腹才学的人,怎么会屈身于一个不学无术、靠关系上位的乡里小儿呢?陶渊明越来越觉得和这种人在一起,简直就是一种耻辱,是对自己精神的亵渎。于是他挂印而去,选择了他生命的最终归宿:田园。随后,他把思想斗争的过程、归家途中的感受和回归后的心情写进了一篇文章之中,就是我们熟知的《归去来兮辞》。我们先从这篇誉满天下的《归去来兮辞》开篇几段来窥探一下陶渊明从官场到田园走过的心路吧。
一、 归来:心灵的彻底解放
归来是需要勇气的,陶渊明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以前自己的生活如同行尸走肉一样,心灵被枷锁紧紧束缚着,是多么的悲哀!自己现在迷途知返还来得及。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今天的决定是正确的。“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于是,他唱着《怒放的生命》踏上了回家的路。
极致的淡然---陶渊明放空一切的心灵到底有多轻松?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回家途中的心情到底有多急切?“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陶渊明知道自己今后与这个世界再无瓜葛,他只想此刻在人海之中立即消失,马上回到属于自己的净土中去。一切的权利斗争、丑恶嘴脸,一切的功名利禄、恩恩怨怨,统统拜拜了。此刻的他,内心彻底被放空。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小舟在水面轻轻地飘荡前行,衣袂被微风吹得飘飘忽忽,简直要飞起来!而回家的路难道陶渊明不熟悉吗?他还一次又一次地问:前面到了什么地方?一次又一次地看着天空:为什么还没有天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船转过一个弯,前方出现了自己熟悉的地方-家。孩子们早已在门旁等着我,熟悉的小院里路径快荒了,松菊却还在,我领着孩子的手走进屋里,桌上的美酒已经溢满酒樽。多么的温馨啊!这就是自己阔别已久的家,更是自己心灵的归宿。这篇名作赵孟頫不知道写了多少次,以至于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有若干版本。精彩的文字用被流畅的线条写在纸上,让人爱不释手。
极致的淡然---陶渊明归隐后的陶渊明,主要的生活是读书弹琴、开荒种地、闲来饮酒、没事写作。尽管他生活清贫而平淡,但是内心是自由的,简直要飘起来去追逐天上的飞鸟。他把生活都写进了文字里:那些年他看到的袅袅炊烟,听见的鸡鸣狗叫,耕过的地,弹过的琴,喝过的酒,要过的饭。
田园生活到底有多好?陶渊明写了五首《归园田居》。我们看看他在第一首中是如何歌唱优美的田园风光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远远的村落依稀可见,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这也叫诗吗?对!这不仅叫诗,还是极受欢迎的诗!村落,炊烟,狗叫,鸡鸣,这正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恬淡呀。看到这些,那颗被牢笼栓得太久的心才完全被解脱了。村落定是错落有致、朴素安详的;炊烟里还有那熟悉的燃烧着麦秸的味道;深巷中的狗偶尔几声叫,打破了村庄的安静;远近的鸡群在交替鸣唱。田园生活就是这样的惬意,这样的安静和舒缓,用白描的手法展现出来再合适不过。文字虽简,意向十足。
极致的淡然---陶渊明二、 琴书:生活可以去讨饭,但不能缺了情致
陶渊明在自己的自画像-《五柳先生传》中这样写到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实此时他读书的内容和读书的心态,和年轻时候应该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来比较一下吧。陶渊明还曾写到“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年轻时候的陶渊明,和很多读书人一样,要进德修业、熟读六经,目的是入仕做官。这时的陶渊明,读的是圣贤之书,是要下真功夫的。不管自己喜不喜欢,都是要读的。那必然会凝神聚气,反复背诵,整日在周情孔思中追寻,此时的读书存在着功利性。而回归园田后的陶渊明是如何读书的呢?
“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慰是羲皇上人”。好生令人羡慕!卷中与古人对话,书外与自然一体。这种乐趣,该是读书最大的乐趣了吧。超越了功利,为了读,所以读。他还把读书过程记录了下来。在《读山海经》中写到,“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我今天锄了一遍地,种下了菜种,没有其他的事情了,便开始读我喜欢的书了。我悠闲地饮着春酒,吃着自己种的蔬菜,细雨不知何时从东方而来,还夹杂着清爽的风。手里这本山海经,不知道看了多久,感觉像在浏览整个宇宙。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呢?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岂一个爽字了得!
极致的淡然---陶渊明陶渊明不仅读书,还弹琴。“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他弹的不是五弦琴,而是无弦琴。他虽然自谦说自己不懂音律,但是少年学琴的他绝不会不懂。他的文字多次提到了弹琴:“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他是个弹琴高手。没有琴弦,他也照样抚弄,以寄其意!有多少人能理解其抚无弦而寄意呢?这就是情致,是千古名士的风度。
虽然生活里有书可读,有琴可弹,但是也得吃饭啊。他虽然是士,但是是贫士。有时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还得去要饭。“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即便如此,读书、弹琴、饮酒,样样都不能少。虽然要去讨饭,情趣却不能少。
极致的淡然---陶渊明三、 耕植:我种的不是菜,是过程的享受
也许陶渊明不是一个好农民,他的地里野草都比苗长的好。“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干了一天的活,但他的心情却很愉快。月光洒遍田野,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闻着花香,听着虫叫,踏着月色,这是多么漂亮的画面!月亮是我的宠物,是我牵携着一起回家的。即便露水湿透了我的衣裳,我也是无怨无悔啊!
极致的淡然---陶渊明他是在种菜吗?他是在种植心情,收获快乐。我才不管豆子长的怎么样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晨星还未退去我就去地里了,清晨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在觅食,我边挥舞着锄头边听鸟儿在歌唱。空气好清新啊!还夹杂着露水的味道。回家时已经夜色初现,我独自一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不在乎露水沾在衣服上,边走边在欣赏这如水的月色。除了悠然还是悠然,心中不再有一丝波澜。
四、 饮酒:醉里有道和自然
陶渊明写了二十首以《饮酒》为名字的一组诗。他在这组诗的序中写到:“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可以得知,这组诗应该是饮酒之后的作品。饮酒也成为陶渊明田园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酒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很多古人会用酒来阐述他的人生观。李白的诗中,经常会提到酒。例如大家都熟悉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等等。这是一种不惧人生苦短,超乎其外的飘逸。李白在酒中彻悟,在酒中解脱。白居易的酒,是宁静的酒。“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天傍晚快要下雪了,白居易突然想和他的好友喝上一杯。如果那时有微信,他应该是这样发的信息:“老刘啊,我这里有一坛新酿的酒,连过滤都还没有来及,上面飘着绿色的泡泡,红泥做的小火炉我已经提前烧上了,室温25度,温暖适宜。你看外面黑云压来,马上就要下雪了,快来和我一起喝杯吧!”不带一点功利,没有任何喜悲。苏轼喝完酒,要去和年轻人比比打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精力充沛,豪情万丈。
极致的淡然---陶渊明陶渊明的酒是怎么喝的呢?他在酒中依然享受着他的自然情趣,还会有一些超乎寻常的感悟。“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一个醒着的他,一个醉了的他,陶渊明更愿做那个醉中的我。只有在醉里,他才是完全的、纯粹的自己。只有在醉里,他才是洒脱独孤、与自然一体的灵魂。这也许就是酒中蕴藏的滋味了,也是这么多人喜欢酒的原因。
最有名的一首当时是第五首,人人都喜欢。我虽居住在人世间,但是没有车马的喧闹。为什么能够做到呢?是因为我心里是安静的,志向是高远的,住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安静。我在东篱下摘采菊花,抬头不经意就看到了远处的山。傍晚的景色多么的美好!飞鸟结伴回来了。这蕴藏的人生意义,我想辨识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如此的悠闲,妙处难以言说,只能心领神会。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兰亭的那场聚会中,醉后写下了神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这首诗我想应该是陶渊明微醺后,最能展现在悠闲中悟道的一首神作吧。
极致的淡然---陶渊明魏晋时代,留给我们太多的风流神韵!嵇康临刑前感慨广陵散就此失传;阮籍感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陶渊明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片心灵的净土。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魏晋风骨”吧。
2018年11月15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