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去行动,别迷茫
今天为止,把吴老师的书读完了。
写教学评论这一章我没有读懂,不过我想自己的理论素养,达不到所致,再纠缠下去没用,所以断然舍弃了这一章,不过早晚要回过头来再重新读。
读书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是感受到自己知道的太少,太过于浅薄。不由自主的又陷入迷茫,脑子里边儿一时又理不清楚究竟要做什么。我欠自己那么多的债!
读完书之后,一直在尝试写一个专题的日记——教材分析。真正动笔写教材解读的时候,还是会感觉到力不从心。我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或者可以说,我还没有养成一个语文的思维,我的语言表达一向不那么规范,感性多于理性。
我比较擅长于写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和情感。尤其是某件事触动到我的时候,那些文字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周琦,原因也许是因为这一类的文章并不需要我有多么深入的思考,也并不需要我的语言有多么的严谨。
当然,写不好教材解读类文章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目前为止我的理论背景还差的很远。别说自己去尝试写教材解读,就连拿看别人的教材解读都头大的很。我就像一个这一方面的差生,但是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越是哪一方面差,就是应该加大这一方面的阅读量。当我有了一定的前知识结构,再去理解表达就会轻松许多。
好在我也并不怕出丑,像吴老师在书中所说的一样:文章是写给自己看的,先要不怕写,在写的过程当中一定会去深入思考,目前我思考的还是比较浅,语言表达也不是那么规范,不过持续下去,总会有那么一点点进步吧。
教材写的我需要读的书很宽泛的,那就先从别人的解读中去学习吧。《爱弥儿》倒是应该往后放一放,先要看叶圣陶了。他的教育文集,内容那么多,理解起来也有点难,让我一看就跑神……哎,不管怎么样,看起来吧。
今天休息了一天,一个字儿都没看,就是摆弄摆弄我的花,送给自己一份迟到的生日礼物的同时,脑子里也一直在飞速的盘算着,把花儿修枝剪叶,扦插一番,目前呈现出来的状态,我甚是满意,也希望他们能够迎着春风,茁壮的成长。
看着自己的成果,心里倒清醒了——别管自己欠了多少债,总得一点一点还吧。那就别迷茫了,从今晚开始着手还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