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潇潇诗文简宝玉读书感悟打卡专题

重读《把时间当作朋友》(上)

2018-06-08  本文已影响61人  不二唐卡

不知道你会不会有一个处在低潮期的时候:有一个目标想要达成,迫切地想要获得转变和自我提升,却总是在现实面前显得无力而又慌张。时间流逝,事情似乎一成不变,能看到未来一点点的光亮,当下却不知道该如何行动和选择。接受现实的打击之后,时不时地还陷入情绪的低谷。追忆过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

不管你有没有,我是有的。

如果真的要给自己的这个低潮期追根溯源的话,应该可以到2016年的8月,那个时候我刚开始用得到,订阅了第一个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迫切地想要获得一个新生,却看不到路径。说来,已经快两年过去,事情的变化并不大。回过头看过去,相比较因为这个专栏获得实质性成长的人而言,自己确实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再准确一点,应该是在今年4月开始,我再次想从传统行业转到有互联网公司,5月正式离职,直到现在。

低谷期其实还是比较好的一个反省自己,认清现实的时候。我知道自己琢磨是不够的,但好像这事儿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可以咨询的对象,就又开始重读李笑来,这一次是《把时间当做朋友》。

他2009年出的这本书,俞敏洪在序言中说

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戏剧性,但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时间只与那些努力的人做朋友。笑来肯定不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但他一定是一个很努力的人。

这本书并不能够指导我的具体决策,但是在一个更底层的维度,唤醒自己对现实的感知。在这个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对自我管理,学习方法,批判性思考,有效沟通,这些通用的底层能力上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具体的方法论。

今天我要谈的主题这本书的困境,醒悟,现实,积累这四个章节带给我的几个启发以及后续我想要采取的具体行动。

开启心智

《把时间当作朋友》中强调心智是一个人知识和经验的总和,也包括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在一个人认知到一系列正确的道理后,会开启心智。在不断思考总结和学习的过程中,心智可以得到发展和反复重建。心智和智商不同,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到很多聪明人也会做傻事,因为有智商并不代表有理性。
《超越智商》这本书里面则把心智和理性这两个词放在了一起来探讨。

理性,也就是适应环境、基于现实的决策能力、智慧和创造力,自省能力、目标排序能力、证据校准能力。理性的三重心智模型,核心是反省心智,而自主心智和算法心智是理性行为的功能性基础,为理性适应现实和达成目标服务。

可以看到,其实李笑来关于自我提升的心理学模型很多都是来自于《超越智商》这本书。正是因为有了反省心智(元认知),我们才有可能在现状的基础上反复重建。

提升理性的方式是给自己安装心智模型,避免污化的心智程序。思考和决策能力的习得,可以通过学习和反思逐步积累。有很多现有的学科思维方式可以套用,也有很多常见的思维误区可以避开,这也就是认知升级。这其中,概率是理解现实的时候,比较重要的一个思维方式。

认清现实

心智和理性的基础是在认清现实基础上做决策,而《把时间当作朋友》又谈到,我们无法马上摆脱现状。这里面并不矛盾,认清现实的目的并不是完全的放弃掉自己,而是说要放弃掉对未来不切实际的想象。我们当然要去相信未来可以变得更好,但是首先要开始积累,其次早知道,没那么快,也没那么走运。

需要认清的几个现实包括:

一切靠积累

现状是过去的积累,比如过去怕麻烦,最后这些麻烦总会积累下来,给自己造成更大困扰。思考和分析很麻烦,用进废退之后,我们在生活的关键决策中就会失去更多。

后续行动

有一个故事,关于李笑来的,28岁的时候,罗永浩告诉他来北京去新东方教英语。然后他来了,花了三个月苦学,过了雅思,面试新东方,兜兜转转,最后事成了,那个时候是2000年。2007年的时候已经出了两本长销书,一个词汇,一个作文。至今新东方名师的名单上还有他的一席之地。

今年是2018年,我28岁,允许我在写文字的时候稍微自嗨一下,这一个七年也将会是我一个巨大的转折期,虽然过往的积累确实差很多,但是这事儿谁说的准呢,万一事情也就这么写着写着就成了呢。

回到现实,我过去几年的生活状态基本都是这样,眼前的事情没有做好,因为无所谓,想要去做的事情又迟迟不肯开始,因为时机不好。最终什么事也没做好。

这一次换行需要认清现实,不能因为2015年很多人开始做公众号赚了钱,所以自己也要做,这就是随波主流。需要清楚地看到自己眼下可以做哪些事情,把他做到最好。《运营之光》对运营这个岗位有很多理想和情怀性的描述的这是激发兴趣和动力的因素,但是也要认清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先做出来。不要再面试的时候谈太多理念,而是谈自己能做哪些相关的事情,如果目前还做不到,那就去积累。

我接下来想要达成的事情其实也很简单:


这是不二唐卡,日更写作的2/1000天。写作时长3小时40分钟,结束时间6月8日01:42。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