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听课随笔】《年 月 日》

2024-06-05  本文已影响0人  A_thinker

本学期第二次听《年 月 日》

令人汗颜的是……两种问法背后学生的沉默让人觉得难以置信

7月1日?8月1日?9月10日什么节日?

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是哪天?

我们该反思自己的课堂,自己的教育只是为了教学生课本知识吗?还应该教什么?传递什么?

听闫老师的课,课堂导入课件制作还是很精美的,授课环节也环环相扣,但好像又缺了点什么

缺了什么?

缺了板书的完整性(如黑板上1月、2月、3月……的书写规范,导致学生书本笔记模仿的更不完整,见图)

规范书写很关键

缺少了知识讲解的灵动性

缺少了自主计算的多样性

(如:适时的视频插入,平年闰年天数的计算)

缺少了对汇报的总结性板书

(如:作为难点和易错点的“百年不闰”,不是一句话概括而过,可以在黑板上呈现)

板书,不仅是一节课的精华,也是一节课的思路呈现,更是打通知识点的联系,备课不只是备教案,更应该是备学情,备板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