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术与道
我想每个写作者在写作的道路上,大概都会经过三个阶段:
1、不知写什么,也不知如何下手,一筹莫展。写出来的东西前言不搭后语,生硬,晦涩,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了些啥。
2、迷上写作之术。上各种网络培训课程,买各种谈写作的书,按图索骥地去一板一眼地遵循规则。写完之后还要把自己心目中文章的标准拿出来时时对照,不丰富的地方尽量丰富,不深刻的地方力求深刻。结果写出来的东西确实有模有样了,但是过于刻板,过于公事公办,文章充满堆砌和生搬硬套。是一篇合格的文章,却不是一篇好文章。
3、写作之道已经熟悉,但是已不拘泥于目的,形式,表达方法。我手写我心,有一个字便写一个字,有两个字便写两个字,无可写便不写。所需只是酝酿和等待,像杨柳只待破蕊的春风。无生搬硬套之感,无矫揉造作之态。文风自然流畅,浑然天成。
最近我常想起《笑傲江湖》里面华山派里的剑宗和气宗。普通人士在某方面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总还是要拜师学艺,就像想写好一篇文章的人必定要学习前人的方法。进阶阶段就好比剑宗的方法,一剑一式总要照着高手总结的方法亦步亦趋,这就是写作的“术“。而写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这种方法的弊病了。文章倒是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但总是缺点什么。缺什么呢?缺人气,缺自然流畅的感觉,缺幽默的味道,缺轻松的气氛。过于死板,自己写得累,看的人也累。就像按照一位普通建筑师设计的图纸盖好的房子,盖好之后坚固好用,但就是不人性,不舒适,没有美感。有实用性却没有艺术性。
写文章写到一定的程度,应该摆脱一切的方法论。这个时候就是气宗的路数了,已近于道,千变万化,没有既定的方法可以概括。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最高级的方法就是没有方法。老子用九九八十一章也就说了“道”的一部分,因为他说的是“无”。他的说法只是帮助你理解他心里的“道”,剩下的得靠自己去悟。悟出几分,就得到几分。甚至说得玄一点,这也像佛法,它无相又有万相,不能一言以蔽之。
记得《倚天屠龙记》里面,张三丰指点张无忌学太极拳,第一次教完之后问他,你还记得多少,张无忌说已经忘掉大半了。再教一遍,问他,还记得多少,张无忌说已经忘记差不多了。张三丰满意的说,这样就差不多了。我想大概是张无忌已经理解的差不多了,已经忘记了原本的相,而得其真义,真正的无招胜有招。
小结:
同样是不遵循任何方法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却有天壤之别。第一阶段是完全发自于心,出自于一颗赤子之心。写作的第三阶段,不是不知道写作之术,而是烂熟于心,熟悉了众多的方法和套路,信手拈来,甚至博采众长,自创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这种道,更像是博览群书之后,自己悟到方法论的总和以及衍化。
刚打算搁笔,我又想到,任何一个作者,他的写作,又不能生硬地以处于哪个阶段完全划分吧,写作的术与道也应该是时时交融,不可分割的吧。无论如何,我会注重写作之术,但我更向往的是写作之道。
欢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