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应该熠熠生辉——读《我看到了教育的星辰大海》感悟(四)
读晓霞的这本书,你会随时感受到“活泼泼”或者“热腾腾”的气息,它们扑面而来,有着夏天的热情,在这个冬日捧起它,像是捧着一个温暖的小火炉。
终于,理解了她所表达的含义:当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和生命化教育相遇,碰撞出来的无疑是最炫的火花。这个碰撞里,既有“术”,又有“道”。
当然,也终于明白,在“跟着一个人就学就够了”这个句子面前,我是浅薄的,或者疏离的。因为,我和师父认识(线下认识是2012年4月,哈,已经10年时间)的这些年,尤其是前几年,他举办的每场活动我都会参与,然后做一点现场的记录。可是,我仅此而已啊,再也没有别的想法,我笨拙的将自己藏起来,生怕别人发现了我,虽然偶尔一年要保持3-4次见面的机会。但那又怎样呢?而晓霞呢?因2017年厦门教育行走,从此就拉开了和师父的深度结缘期,就主动投入,主动承担,主动追寻,可以说,我完全没有她表现出来的“死心塌地”。
其实,我也奇怪哦。师父第一期写作研修班我没有参加,但好像就因为我的缺席,从此师父的身边便多了一个人——晓霞,我不得不习惯她活得过分的存在。
啊哈,这样写的时候,好像文字有醋意呢!为什么要把晓霞和自己拿来做对比呢?是嫉妒吗?是羡慕吗?是恨吗?当然,我只有羡慕。羡慕晓霞的果敢,更为重要的是佩服她有这个能力。师父身边有个晓霞,也是师父倡导的生命化教育最好的见证。若是我,活泼不足,呆板有余,怎么去调动气氛,怎么去将话题引向纵深?虽然她说是“天性使然”,但我觉得每个人的天性中都有愿意分享的一面,但这个开关却并不是都开着的。
所以,一定要祝贺晓霞,在生命化教育里,在教育行走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让她能够“尽情地绽放自己的生命之光”——主持人、导演、节目策划、联络员、分享者、表演者……这么多角色,她都乐在其中,浑身有用不完的劲儿。她是那个自己就能把自己点燃的人,这样的人,你还愁她的专业成长和生命质量吗?她在寻找一盏灯,她自己早就是一盏灯,一盏耀眼的灯,一盏带有生命化教育明显痕迹的灯。
她带着这盏灯,活跃在“文质教育研究院”的活动里。她笔下的教育行走,我是熟悉的,线下我就参加了4次,而线上只参加了一次。她笔下师父的写作研修班,我参加了第二期和第三期。对于我缺席的那几期,我只能深表遗憾。生命没能承受亲临现场的投入与看见,获得的能量还是会少了很多。第二期,2018年的国庆,去了师父的乡下小院,临走时,给我们每个人送了一颗柠檬。第三期,2020年的国庆,在东山岛,我们一行6人,在小木屋,在海边,那是多么有诗意的地方。这些地方,适合喝茶,也适合写作。
现在,已经举办到第七期了。未来还有好多期吧,争取一年一期。也许,从此以后,我便不再缺席师父的活动了。除了因为师父,还因为晓霞,我要去沾沾她的灵动,让我这个还有一点梦想的人,去被感召,被推动,被唤醒,被动成长也是一种成长。
今天早上看到一句话:人到中年,在自己的世界里,熠熠生辉,在别人的世界里,顺其自然。但是,晓霞就算活在别人的世界里,那是顺其自然的熠熠生辉。
书的第131页,有张照片。她自己配的文字是:张老师挥动着的手,让我看到了前行的路。我呢,顺着晓霞的目光,也看到了一条路,一条向上、豁达、明亮的路。
很高兴,这路上有你!未来也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