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常识”之心路历程|从“常识”开始的教育
——读《教育常识》心得(一)
教师要做好教育之事,需要懂得教育的道理和知识。
——题记
学习“教育常识”之心路历程|从“常识”开始的教育
[初识《教育常识》]
读书,多么美好的事情,但自从离开校门,告别学生时代后,急匆匆地步入社会,为了生活而工作,为了工作而生活,忙忙碌碌中突然发现自己已远离书香好久,但我知道,心并未走远。经过多年的漂泊之后,我终于回到教育岗位,我的灵魂也回到了教育的世界,并且安顿下来,这种安顿是一生的安顿。
站在三尺讲台,面对可爱的学生,唯有前进,前进,再前进,努力,努力,再努力。我抓住每一次学习机会,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为了不愧于教师这个职业,为了不愧于我的学生。自从遇见了“青椒”和“互加”,就遇见了许多美好,我一路跟随互加,不离不弃。在2019年的勇气读书会跨年启动仪式上,互加计划为我们推荐了一份非常珍贵的书单,一共12本的教育经典类、教育实践类和自我成长类等书籍。我鼓起勇气加入互加勇气读书会21天打卡活动中,重拾爱好,又闻书香,真好!
学习“教育常识”之心路历程|从“常识”开始的教育 学习“教育常识”之心路历程|从“常识”开始的教育我已经读完了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收获太大。之所以第一本书选这本书来读,一是我很喜欢这本书的书名,二是这本书作者是位女教师,三是这是一位女特级教师写的做教师的故事,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现在我又充满期待地拿起了《教育常识》,之所以第二本书选这本书来读,一是关键词“教育”、“常识”吸引了我。二是我想医生要懂得医学常识,法官要懂得法律常识,那教师就要懂得教育常识吧。三是我是一个教师,是一个打算用心做一辈子教师的教师,我想学习。
学习“教育常识”之心路历程|从“常识”开始的教育一直以为《教育常识》的作者李政涛是一个老者,没想到只是一个中年人,他的学识,他的思想和他的格局让人敬佩。李政涛教授生于1969年5月,江西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人类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现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这是书中对他的介绍,真是太优秀了!我又百度搜索想对作者更深入了解下。原来李教授和于漪老师一样也是教育学系毕业,他大学毕业后当中学教师,后来从政,做主编,读研究生,读博士,最后回到教育。李教授写了100多篇论文,可见他不仅是一位教师,也是一位教育理论研究者。
拿起《教育常识》 ,封面设计风格我很喜欢,简单,又寓意深远。封面上有几句这样的话:之所以倡导教育常识,是因为那些遍布世界的令人心痛的教育,几乎都与对常识的遗忘,对常识的违背和扭曲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让教育回到常识,以常识作为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看着这些文字,引起我的思考,到底什么是教育常识呢?翻开书从序言开始读起,从学习“常识”开始!
学习“教育常识”之心路历程|从“常识”开始的教育[在书写常识中体会人生的意义]
李政涛教授说自己是一个标准的书生,因为爱书而读书,也因为爱书而写书,在书写常识中体会人生的意义。他将继续以探究的方式,写作的方式,扎入生命的根基之中。所以《教育常识》一书出版了,此书是写给天下所有教育者的。凡是试图促进他人的生长和发展、改变和提升的人,都是教育者。不只是学校中以教书育人为业的人,也包括家长、各行各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培训者,都可称为教师。李教授说,自《教育常识》出版后,他眼中的常识,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常识,赢得了很多知音。此时此刻读着这本书,我知道,李教授这回又多了一个知音了。
读下去,很喜欢李教授的语言风格,原来理论书籍也这样好看。这本书不像有些理论书籍,高高在上,高不可攀,此书语言平实自然,内容贴近教师,贴近生活,有理论,有实践,有思考,让作为教师的我读来时时感同身受,时时如醍醐灌顶。
[从“常识”开始的教育]
教师要做好教育之事,需要懂得教育的道理和知识。有无此道理和知识做为根本的教育,结果大为迥异。对于文革那段历史,作者产生了一系列的困惑和思考,其实学历史教育的我在看到有关这段历史的资料时,我也曾在心里追问过,为什么会有如此荒缪绝伦的年代?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多的悲剧?为什么当时的人如此狂喷、无知、愚昧?那些为数众多的具有良好理性思考能力、判断能力的学者与知识分子,为何也是如此?现在看来。这一切的根源就是社会弥漫着对“常识”的无知和漠视,是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的缺失。
学习“教育常识”之心路历程|从“常识”开始的教育古往今来,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我们需要教育实践中来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而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更需要呈现最基本的“教育常识”,不掌握此常识就无法成为合格的教育者。那么,什么是教育常识呢?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知识或道理。做事,需要掌握做事的基本道理,做人,则必须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如此才能成事成人。无论是我们教师本身,还是进行教学活动,都要从“最基本且简单的知识和道理”开始,通常所说的教师基本功,来自于最基本的教育常识,这也是应该判定教师是否合格的教育常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说明了教育者的教育是从自我教育开始。
“教育常识”是所有教育者及教育活动的本源。无论是教育的思想,教育的技术、技巧和方法,还是智慧,都是源发于“常识”这一根本并从中流淌出来,由此构成教育活动的基础,成为教师安身立命的基础。判定一位教师及其教育活动是否有根基,是看其灵魂深处具有多少“教育常识”的基础,更要看他的每一个教育行为细节中展现了怎样的“教育常识”。
做为教师,我们一直都尽职尽责,可有时却总是不尽人意,总觉得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静下心来想一想,有时我们可能遗忘了常识。例如,我们总是津津乐道于教导学生认真读书,好好学习,但是自己却不读书,不学习。最近这些年,我们总是听到一些和教育有关的的悲剧故事;我们也发现现如今,教学环境越来越好,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不爱学习的所谓的“差生”或“问题学生”却越来越多,做为教师,我们也很苦恼,百思不得其解,有时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李教授说,难的症结在于我们对常识既缺乏了解,更缺乏敬畏。教育者最大的无知,是对常识的无知,我们往往以为自己自己知道的很多,但实际情形却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教育中最可怕的缺失,是“对常识的敬畏”的缺失。
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这本书带着严肃,认真和尊重的态度,引导我们找回和确立常识,倾听和理解常识,再思并创造新的常识,这也成为我们时代教育的重大任务。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做为教师,学习教育常识,懂得教育常识,运用教育常识,主动的建构教育常识,把教育常识扎根于内心之中,变成自我存在的根基。这是一个为人师,为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必做之事。对常识的遵循和坚守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基本素养和道德底线。
学习“教育常识”之心路历程|从“常识”开始的教育纪伯伦曾说过:我们有时候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在这个日新月异变化的创新与特色的时代,在教育这方神圣的土地上,让教育回到常识吧,以常识做为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每一位教师都在教育的路上不断学习和求索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漫漫教育之路,做为一位青年教师,我也会认真学习,积极求索。
感谢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感谢您用智慧照亮我前进的路。阅读,让我们成长,思考,给我们自由。回归教育常识,幸福地教书与生活。
学习“教育常识”之心路历程|从“常识”开始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