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新观念母亲教育学校“母亲教育学”研究与推广

【原创】尹建莉:独特的育女经背后的教育之思(下)

2017-09-11  本文已影响322人  田园泥土香教育

【原创】尹建莉:独特的育女经背后的教育之思(下)


第三节 尹建莉:惩罚孩子不让你写作业的背后教育之思: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好好写作业,但其实孩子天生并不反感写作业,之所以后来不喜欢,是因为家长把孩子写作业的胃口给弄坏了。“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这是尹建莉提出的对付被弄坏的学习胃口最有效的一招。

1.尹建莉:惩罚孩子不让你写作业,是“吊”孩子学习的“胃口”

有一阵子,圆圆写作业很不认真,爸爸见了,气得撕掉了不认真的部分,要求圆圆重写。圆圆有抵触情绪,摆出一副就是不想写的样子。尹建莉见了,赶紧从爸爸手中抢过作业本,平静地对圆圆说:“如果你觉得写作业不好,那以后就不用写作业了。”

圆圆起先觉得很开心,可转念一想,不写作业的话明天肯定会挨老师骂,就想把作业本抢过来。尹建莉说:“既然你写作业那么不认真,那我就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了。”圆圆急得想哭,一边抢作业本,一边说:“我要好好写。”然后就备感珍惜地写作业去了。

惩罚性质的罚抄几遍作业的做法,对孩子的学习只有毁坏,没有成全。在调动孩子写作业热情上,尹建莉认为可以适当使用逆向思维,要刺激孩子写作业的热情,而不要激起孩子对写作业的厌恶之情。

想让孩子喜欢或珍惜什么,就不要在这方面给得太多太满,更不能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或惩罚手段,强行要求他接受,而是要适当地剥夺,让他通过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产生珍惜感。

圆圆也经常丢三落四,犯一些低级错误,尹建莉对此从不直接批评孩子,而会开玩笑地说“你像牛顿一样”,把一件本该生气的事以玩笑的形式化解了。这既让圆圆意识到自己哪里错了,又不损伤自尊心,还暗含了对她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她某种才能的褒奖,这样的批评语,孩子比较爱听。

尹建莉认为,欣赏孩子不只赞赏他的优点,更体现在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那么他就会越来越像牛顿。

2.尹建莉:帮圆圆做作业,也是保护孩子孩子的学习兴趣

尹建莉还做了一件让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那就是帮圆圆做作业,而且一帮就是两年。在写作业上,圆圆一直比较自觉,可有一阵子,圆圆总是抱怨:“一个生字干吗要写三行啊!作业太多了!”

尹建莉就问圆圆:“这些生字你都会了吗?”经过测试,圆圆确实都会了。于是尹建莉就提议:“那好,只要你会的生字就不需要再抄写了,妈妈帮你写。”圆圆一听兴奋地同意了。从那以后,尹建莉经常帮圆圆写作业,每次哪些由圆圆自己写,哪些由妈妈写,都由圆圆来判断。

这样的做法虽然有些另类,但尹建莉相信孩子的判断能力。替孩子写作业能给孩子省下不少时间,而且稳定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利大于弊。于是,每次尹建莉一笔一画模仿圆圆的笔迹写作业的时候,圆圆就在一边看课外书。

3.尹建莉:“吊胃口”教育,就是饥饿教育

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厌学、逃学、弃学”?

还是一句话,说白了,就是我们的孩子得的都是学习上的“饱食症”,学习对于孩子没有一丁点“吸引”了,对于得了“饱食症”的孩子,必须采取教育的“饥饿疗法”,让孩子进一步完成他的学业。

何谓饥饿教育?

“饥饿教育法”是指欲望被强烈地刺激起来,欲望从强烈变成了饥渴,才能得到学习机会,而他们也往往因此更珍惜、更投入,学习效果常常能“事半功倍”。“饥饿教育法”源于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一个人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

幼儿时期的毛泽东为什么以“旁听生”的身份“玩学”、“学玩”,却能取得如此成就?而比他大很多的表哥们正二八经坐在哪里专业读书,却学不会呢?这又是为什么?

这就是教育的规律——儿童需要“饥饿教育”!!!

只有“饥饿教育”,才能让儿童“我要学”!

只有“饥饿教育”,才是“顺其自然、顺其天性”的教育!才是“不教恰恰教、不学恰恰学”教育!

这种教育就是无声的教育、无痕的教育。

这就是教育中最大的教,大教若无教,其实,这是真正的教,让你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教,感受到知识的存在,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这就为日后学习中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我们知道,毛泽东在湖南长沙求学期间,在路灯下深夜看书;在最热闹、最嘈杂、最混乱的地段“闹中求静”的读书;假期又身无分文的与同学步行千里读“无字的书”。

就是在新中国建国以后,毛泽东外出视察工作,总是先让卫士把他两个装满书籍文件的大书箱送上专列。他上车后,擦把脸就开始看书。他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不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在毛泽东最后几年里,仍读书不止。他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小字本看不清,就看大字本。从1973年至1976年,他看了几十本大字本书刊。没有大字本的,就用放大镜来看。有一次高烧到39度多,两三天不能吃东西,躺在床上还要看书。

1975年7月,毛泽东的眼睛动了手术,无法看书,就叫工作人员念给他听。一部南北朝时瘐信写的《枯树赋》,让人对他读了几遍,他就跟着背了几遍。视力稍有恢复后,医生规定他每天只能看书15至30分钟,但他总是远远超过。医生只好给他配制了几付眼镜,右侧卧床时戴没有右腿的眼镜,左侧卧床时戴没有左腿的眼镜。

这是什么力量?

这是“饥饿教育”的力量!!

这还是“我要学”的力量!!!

教育,就是激发孩子要的“我要学”力量!

第四节 尹建莉:考好了不奖励的背后教育之思:

尹建莉,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考好了不奖励的教育理念。

家长要建立这样一种信心:不提分数或名次要求,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从家长的态度中知道,学习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而是为了自己学会。他不对分数斤斤计较,才会最终获得好成绩。

这是个奇怪的定律——想要“100分”,就别要求孩子考100分——听起来像个悖论,但它真正成立。

日常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好,大都是德行好,可是在我们中国学校教育里,要是说一个人好指的就是“分数”高、“成绩”好。其它,再好不值钱,靠边儿站。于是古人的“立德、立言、立功”就抛在脑后了,只要一个“立功”的分数,殊不知,这是我们教育最大的失误,最大的败笔。

1. 尹建莉: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是一种行贿手段

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它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却把心思用在如何换取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上。这让孩子的心总是悬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虚荣浮躁,学习上很难有心无旁鹜、脚踏实地的状态。我们一直很注意在各方面鼓励圆圆,但只给她精神鼓励,几乎没动用过物质奖励。在学习上更是执行“不奖励”政策。

我在另一篇文章《只有“记功簿”没有“记过簿”》里讲到,我们给圆圆的奖励就是经常在一个小本子上记下她值得表扬的事情,画朵小红花。即使这样的“画饼充饥”,也没拿它用作学习方面的激励,小本中没有一朵小红花是因为考试成绩好得到的。

采取“考好了不奖励”的政策,当然也有“考坏了不批评”的政策配套。就是说,在我们这里,她考好考坏都是正常的,不会因为她考好了我们就兴高采烈,考不好就生气失望,相关的奖惩当然更没有。

并非我们内心真的不在意她的学习成绩,作为父母,我们也强烈地希望她有好的学习成绩,但这种愿望一直是锁在心里,转化到日常细节的处理和思考上,而不是经常把它表露在言语和表情上。

家长们也许担心不在学习方面提醒或刺激,孩子就会不好好学习,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在我们的体会中,家长不渲染考试,不强化分数,会让孩子在考试方面心理一直比较坦然,使他的学习注意力不被分散,学习中没有压力,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从长远的时间里来看更能促进学习进步。

圆圆的学习成绩基本上一直令我们满意,每到学期末我们翻看她的成绩册时,总是感到非常愉快。放假了,我们可能会带她去买一件非常好的衣服,但只是因为这衣服好看,并且此时应该给她买一件了,我们绝不把她的考试成绩和这件衣服联系起来。

2.尹建莉: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让孩子憎恨考试

任何考试都有变数,谁也不能保证在每一次考试中都取得好成绩。如果一个孩子很早就想得到一双旱冰鞋,家长说如果考试能进班内前十名就给他买。结果孩子考了第十二名,家长就说等到下次考试进了前十名再买。家长认为这样可以激励孩子继续努力。孩子由于和家长有言在先,也会答应下次争取进前十名,但他心里会不由自主地对下次考试忧心忡忡。他下次进入了前十名,会有暂时的愉快,但用不了多久,家长一定会在新一轮考试中有新的条件提出来。每一次考试都是个坎,需要他去跨越,一旦做得不理想,他就会有挫败感。不知不觉,他变得反感学习、憎恨考试了。

在孩子的学习上使用激励手段,一定要考虑方式和学习之间的内在关系,不要让这两者形成冲突。同样是买旱冰鞋,如果换个做法,则效果会好得多。

家长如果在孩子考试前就知道他想得到一双旱冰鞋,并且准备给他买的话,最好在考试前什么也不说,也不对孩子提任何名次要求。当孩子拿回第十二名这个成绩时,赞赏地对孩子说:不错,都快进入前十名了。然后转移话题,问他是不是想买旱冰鞋,正好放假有时间去玩了。

这样就把考了第十二名这个“劣势”说成一个优势(“快进前十名了”),后面又紧跟了去买旱冰鞋这件让孩子期待的事——考试成绩和买旱冰鞋这两件事就没有一点冲突,孩子在这两件事间建立了良好的条件反射,想到“学习”时会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无论家长心里想什么,你给孩子的感觉一定要让他觉得简单愉快。给他旱冰鞋,并不是因为他进入了前十名,只是因为他喜欢轮滑运动;给他一百元,并不是因为他数学得了一百分,只是因为他想去买周杰伦新出的歌曲——不要无故拒绝也不要随意奖励,尤其不要在孩子的正常需求上附加任何和学习有关的条件。

3.今天的教育:失在哪里?误在哪里?

今天我们的教育,失在哪里?误在哪里?

“存分数,灭人性”——如今是以分数为“王”的天下,家长和老师的眼睛只能去“盯”分数、心里只“爱”分数,把分数当孩子的命根子。在分数比天还大的世界里,你品德再好,学习不好,有啥用?一句话新闻,没有用。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失误!

现在教育上“分数”的一刀切,一把尺子量数百万人是教育最大的失误,是“分数”这把尺子将“教之道,德为先”的的方向盘“量”偏了,将“育”人的“修身”车子开错“轨道”,走进了教育的死胡同。这就是教育的失误!

对于教育的失误这个问题,智慧老人邓公早在20多前年的几次讲话强调未成年人的教育及“教育失误”问题:

如1989年3月4日,邓公就指出: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7页 1993年10月版)

当年3月23日,他又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同上 290页)

6月9日,他说:“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同上 306页)

9月16日,邓公又说:“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对年轻娃娃、青年学生教育不够。……而教育的失误补起来困难得多。”(同上 326页)

邓公说的对,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我们在追求高“分”的同时,将育人的“修身”之道早已抛在脑后、九霄云外去了。

教育需要考试,这是无容置疑的,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不能让“分数”这个简单的数字来左右孩子的命运,成为生杀予夺的权力。

教育孩子应该“淡化”分数的心态,“因性”发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有发展的空间,才能有时间寻觅、寻找撬动地球的支点!

第五节 尹建莉:不考100分的背后教育之思:

家长要建立这样一种信心:不提分数或名次要求,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从家长的态度中知道,学习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而是为了自己学会。他不对分数斤斤计较,才会最终获得好成绩。

这是个奇怪的定律——想要“100分”,就别要求孩子考100分——听起来像个悖论,但它真正成立。

1.尹建莉:不向孩子要分数

正因为我特别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绩,我才绝不向她要分数。

庸俗目标只能给孩子带来庸俗的刺激,不会产生良好的内在动力。从上小学就追求分数,会使孩子形成畸形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

在一所小学校门口,看到一小女孩兴冲冲地对来接她的妈妈说“我数学考了98分!”她妈妈马上问谁谁考了多少,听到人家考了100分,脸上有不满,“人家能考100分,你怎么就考不了?”孩子原本兴奋的神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脸委屈与沮丧。

2.尹建莉:分数只反映小孩在某个时间内的学习水平

孩子成绩好坏,并不在于家长对孩子说出了多少要求和希望,而在于怎样去说。语言不是呼出的空气,不会消散在空中无影无踪。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信口开河,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家长说过的任何话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好痕迹产生好影响,坏痕迹只能产生坏影响。

分数只反映小孩在某个时间内的学习水平,最重要地是让小孩有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等等。次次追求考一百分,都想超过别人,会给小孩很大的压力,起反作用。让他做最好的自己的就好了,尽力而为就够了。

3.为了孩子的分数,一位母亲“愁的睡不着”

2011年4月10日,我收到了一个家长发来的短信:”武老师!我儿子学习不用功和老师对着干、考试分数太差,害得我没有面子,这让我如何教育我的学生?在家长会上我的脸面往那搁?都愁死了,愁睡不着觉。我应该怎么办?”

看到短信,我沉思良久,这位家长,我们已经认识好几年了,她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她有一个可爱的儿子,算一算她儿子也该有十四五岁了,虽然她做什么都要强,但她自己的婚姻却不甚完满。这次她儿子所表现出来的青春期烦恼是否与家庭有关呢?我不得而知,好在前几天我接到两位家长的电话,大都是因孩子的逃学而撒谎,实为上网玩游戏。

4月18日晚上,我与发短信“愁的睡不着”的家长老师相约在一家招待所见面,在招待所里,我见到了她和她的儿子,我是几年前见过她们母子,那时她儿子还是一个10多岁的小男生,现如今已经是一个长得比她母亲还高的英俊小伙了。

从她们母子俩的“顶撞”中,我真正了解一个字,那就是“恨”,说实在的,关于“恨”我大都是说“爱我者叹息,恨我者微笑”。对于父母我却只能说“恨铁不成钢”。关于这次谈话,本来在见面之前我告诉她,一定先不要带她儿子来见面,有些话当着孩子和母亲的面不好说,需要孩子回避一下,以便更好地,详细地了解她孩子的情况。谁知道这位作人民教师的信奉一句中国传统的家教格言“当面教子,背后教妻”。坚持让儿子一同见面,这样能更好地教训儿子是如何:“怕写作业、怕起床、怕上学、学习不用功、跟老师对着干、好撒谎、好上网、好偷钱、好谈……”。

“当面教子”这句话对吗?

当面真的能揭孩子的短处吗?

当面真的能教育好孩子吗?

这位家长大概忘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大概忘了“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更忘了“学好三年,学坏三天”的教育谚语。教育好孩子岂能是三言两语几个小时就能解决的?教育好孩子岂能是你当着孩子的面“爱恨交加”地痛说孩子的昔日的“革命”史吗?

这不,当“好谈……”还没有说出口,她儿子眼含泪水,由当初的低头沉默不语,到“别说了,这都是你给逼的,天天让我学、学、学,只知道学、学、学,学不好,考不好,你是老师,没脸见人,我没有给你长面子”般的怒吼。

当她母亲还没有将要说的话说完,她的儿子已经愤怒了。

她的孩子接着又是怒气冲冲说“好谈……什么呢?好谈恋爱,这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我现在就替她说出来。”

这种场景不是不能够想像,而是相当让人震撼,这几乎不是一般的母子争吵。

很难想象一个儿子对自己母亲的愤怒,而且是咬牙切齿,声嘶力竭的愤怒。

这是一个儿子对妈妈的声讨吗?是一个15岁少年对妈妈的怨恨吗?对妈妈的仇恨吗?

此刻,这位家长在儿子的声泪俱下中,保持了沉默,真的一句话也没再说。

这样的场面,对于我来说是常见到的,此时只有沉默,沉默过后才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面对这样的母子,我既不能去说孩子顶撞母亲不对,也不能说母亲对孩子的爱有错。看着泪水涟涟的孩子,我不忍心,不忍心去指责,因为孩子才十五岁。

我看着孩子,轻声问道:“你每星期补课来回坐公交要多长时间?”孩子悠然答道“两个多小时的,真的很烦呀”。

我又问道“你去补课老师会给你讲新课吗?”

孩子答道“没呀,就是看着我把卷子做完,如果不会可以问老师”。

“哦”话问到这里,我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我想让孩子先走。于是孩子给他爸爸打电话,开车来接走了。

孩子走了,他的妈妈还在,我不知道这位母亲此时此刻心情如何?但我的心情是沉甸甸。

孩子的母亲看到孩子走了,她哭了,我知道她的心里一定很难过。这位家长说道:“我每天往返学校早上一个多小时,晚上一个多小时,挤公车我都累死了,我为谁呀?还不是为了他,每季的补课费要4千多无,补一个小时一百多,我不都是为了他吗?如果不是为了他,我可以住校的,不用来回跑了。”

我听这位老师说着,看着她那满腔怨气,我有点无语。

我知道她很不容易。她本来是在一个小城市工作的,是一位人民教师,孩子的爸爸在省会的大城市工作,为了孩子的学习和前途,她真可谓是背井离乡,把工作都停了,来到孩子爸爸所在的省会,在一家私立学校中学当老师。为了孩子的学习,又不惜花2万多元让儿子进了省最好的私立中学,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而且进了一流的中学,更重要的是孩子从小学进入了中学,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境,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路下落,母亲为了儿子的学习能快速上去,给他请了家教,而且是市最好的家教中心,每一课时收费一百多元。现在孩子的家教老师也换了几个了,可成绩总不见长,而且孩子的班主任也给他的妈妈打电话,说孩子在学校不听话,给老师对着做等等。这不孩子的母亲加紧了对孩子的管理。

“每天晚上到家我工作了一天,人都累死了,不还是很关心他吗?我宁可晚点吃饭也要关心他学习上的事。我真是不明白了,他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你看看我的同事,我的同学,我们学校的老师,他们的孩子现在都到国外上学了,我的这些朋友在这的几处房子都卖了,人家的孩子有出息呀,花钱也值得呀,每当和他们在一起,我都没法开口,你说他怎么这么不争气呢?如果他不听话,我不要他了,不让他上学了,我也省点心。让他自生自灭吧、、说实话:我真的不容易,不说学费,一学期下来光补课费我都给她花了四五千,而我连一件衣服都不舍得买……”

孩子的母亲一定是要把所有的委曲都说完似的,滔滔不绝。

这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叹天下儿女情呀。

我听到这里,算是明白了,她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同时也是“差转优”的模范老师,但她也没有跑出这个——“要面子、爱攀比、恨铁不成钢”怪圈子。

我就问她:“你晚上到家给孩子怎么沟通的?”

她回答:“我以前曾问他在校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嫌我啰嗦。如今问他,他也不回答我,我还有什么话可说,我们没有共同语言。每天我都快累死了,懒得问。”

她真的很辛苦,也很累。她似乎没有想到孩子的心情会是怎样,在学校忙完了一天,面对的是几个任课老师的寻问,得向几个老师汇报,回到家,回到这个被称之为温暖的港湾,孩子得胆战心惊等着再与母亲汇报。这种心情孩子能快乐吗,能与你好好沟通吗?

这次见面,我们聊了很长时间,我也把她需要做的和需要说的都告诉了她,但最后我还是很真切的告诉她,如果她能把她所带班级的所谓“差生”和“好生”一律对待,那么她与儿子之间的矛盾也将迎刃而解。只要她改变了做母亲的态度,孩子的事将不是问题。

在谈话中,我将“叶圣陶大名鼎鼎的教育家教育‘差生’的儿子”故事讲了一下:

4.教育家叶圣陶与自己“差生”儿子的教育故事

叶至善在小学时曾因学习成绩不佳留过三回级。而叶至善的妈妈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她看到至善的成绩报告单上分数那么低,总是唠唠叨叨,说孩子不争气,没出息、丢人现眼的。可是大名鼎鼎的教育家、至善的父亲叶圣陶却从来不说什么。他不大注重考试,也不大相信分数,他认为,一门功课学得好不好,得看是否能把学的知识全部消化,以达到终身受用。成绩的好坏不是单凭考试能衡量出来的。后来,经过努力,他考取了一所以学风严格、学生成绩优异而闻名的省立中学。他在这所学校读了一年,又因为有四门功课不及格要留级,他了解儿子:至善最不愿死记硬背什么东西,特别是国文和英文,考试要默写整段甚至整篇课文,可他偏偏不愿死记硬背,当然考试不会及格的。他从平时和儿子的对话中感到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弱,知识面也不窄。

后来,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叶至善这个在小学和中学留过四次级的孩子,终于成为着名作家,后来担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和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少儿出版社编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叶圣陶 在“教”与“不教”中成就儿子的写作人生中国妇女报 2011年8月31日)

说道这里,这位母亲带着一种感激的眼神,带着一种不确定的眼神走了。

过了一些日子,孩子的母亲打来电话,说孩子现在好了,没事了。我感到由衷的欣慰。但我知道,她们母子的战争是不会结束的,因为如果母亲不改变她自己的态度,新的矛盾将还会发生。

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孩子,这样的母亲,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的少吗?应当说这样的家长不是一家,而且是很多很多。

因为,我们父母都有一种攀比心,一种虚荣心,我们的虚荣不比孩子们差。为了我们的面子,我们可以把我的理想,我们的希望,我们的爱好,我们的一切不能实现的梦想都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我们不会去问他们,是否喜欢,是否愿意,是否承受得起,我们从来没有去站在孩子的立场想想,因为我们已经度过了我们的童年,我们只想着孩子就是我们的再生体。他来实现我们的目标就好。为了这一希望,我们做家长的不惜卖房卖车,但凡能做的,我们都心甘情愿。

可这样的结果是,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希望离我们越来越远。这种远远的感会让我们做家长的那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理崩溃,而后陷入对孩子的恨中,恨自已生了个白眼狼,恨孩子辜负了自己一生的期望,恨自己祖上无德怎么出了这个败类,这就是恨铁不成钢。

其实,我们为什么不能想一想,钢有钢的做用,铁有铁的好处,孩子只要做孩子自己就可以了。只要有用于社会就可以了。只要活出个有成色的自己不是比西施效颦要好的多吗?

中华几千年文化,教会我们在生活当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求一个“度”字,都要把握一个“度”的变化。物及必反,在唯物论中也讲求一个质变与量变,也是一个“度”字。

教育并不是为了分数,只要能培养能力,分数低也没关系。我们教育孩子,尤其是我们的老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不要“心急”般地“恨铁不成钢”,不要有我的孩子学习好我在同事面前说不起嘴、没有面子这样的想法?不要有我的孩子学习好我将如何教育别人的孩子这样的思想?

我们知道孔子是大教育家,但是,孔子为什么是“教育家”?

是他的孩子特别聪明吗?成了什么气候吗?回答可能不是,为什么?我们看——

5.孔子是怎样教育儿子的?

孔子是怎样教育儿子的?

这一点,我们应该像2500多年的教育大师,集民办学校的“老师、班主任、校长”于一身的孔子老师学习,学习什么呢?

学习他的不要“心急”、不“恨铁不成钢”、更不“望子成龙”?

我们知道教育圣人孔子,按照中国的传统“老子英雄儿好汉”说法,孔老师的儿子孔鲤应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结果怎样?

其子“孔鲤一生似乎无所建树。”,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李景明的《孔子家族世系》中看出——

孔鲤生有一子即孔伋(字子思),后来成为有名的儒家学者。与父亲孔子、儿子子思相比,孔鲤的一声显得十分平庸。曲阜一代流传这这样一则传说:孔鲤曾在孔子面前骄傲的说:“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回头与自豪的对子思说:“你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孔子和子思哑然相对。(李景明 《孔子家族全书:家族世系》辽海出版社 1999年9月 第27页)

这是真的吗?

是的,因为,在当时“君子远其子”好象是儒家教育的一个观点。所以说,作为老师孔子,也很少过问儿子的学习,并没有给儿子开什么小灶、补什么课。只是两次的庭中相遇,有没有学诗?有没有学礼?

那么,在古代为什么君子不能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学生公孙丑问孟子,君子为什么主张不亲自教育儿子呢?

孟子说,“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孟子.离娄上》)

如果父亲教育儿子,有时候教育达不到效果,就不免会发怒,一发怒,就会使父子感情受到伤害。为什么会岀现这种情况呢?主要父亲望子成龙心切,在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下,对孩子反复出现的不良情绪,失去忍性,往往大打岀手,结果父子反目成仇。 所以古时候人们一般不亲自教育儿子,而是互换儿子进行教育,以避免亲情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应该理解古人的教育思想。

实际上,易子而教,现在也不过时,虽然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真正的学校教育跟家庭教育应该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孩子在家的心理角色和在学校的心理角色也是截然不同的。这或许是孔子老师的与众不同的高明之处吧。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考试分数60分的孩子,是如何成为世界大教育家?

6.铃木考试分数60分,是如何成为世界大教育家?

铃木考试分数60分,是如何成为世界大教育家?

阅读让铃木,这个只有60分的他成为世界大教育家!

铃木真—是个世界大教育家,因为他小时候有一位与众不同的父亲。

铃木上小学时,日本的升学竞争很激烈,所有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但铃木的爸爸对他的成绩要求却不高,每门功课只要考六十分就行了。

“六十分怎么行?”儿子不解地问。分数像座大山一样压得他有点喘不过气。

“六十分怎么不行?”爸爸反问道。接着说:

“六十分就代表及格了,及格了就表示合格。你想想,工厂的产品合格就出厂了。既然你已经合格了,儿子,你没有必要把全部的精力耗费在争名夺利上。考第二名非要争第一名,考九十多分非要争一百分,一次一百分不够,非要次次一百分。儿子啊,儿子啊,求知是人世间最大的欢乐,如果你成天想到的只是考试分数,那么,求知不就变成一种无尽的苦难吗?

铃木父亲一语道破了求学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求知欲。

儿子徒然觉得身轻如燕,兴奋起来了。但转念一想,不对,忍不住问道:

“爸爸,这样学习太轻松了,空闲时间做什么?”

你永远记住爸爸的话,只要上课时用心上课,不懂就一定要找时间问,其他时间就用来博览群书,把求知的欢乐还给自己。

老爸的话深深地印在铃木的脑海力,铃木使劲地点了点头。

从此,铃木就按照老爸的教导,在功课上花的时间不多,学习成绩中等。而读过的课外书是全部同学的十几倍,从中体验道的学习的愉悦。他在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后,感觉到应该还要读天理:读每个生命——这本无字的天书,读大自然——这本无字的百科全书——多多观察大自然。(周弘《赏识你的孩子》)

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坏?

考试的分数是多是少?

都要有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人各有其“志”,有其“志”必有其“力”,无论是我们的家长,还是我们的老师都不要埋三怨四、说三道四、相互推卸,更不要被别人的指指点点所左右我们教育孩子的心灵和教育孩子的理念。

但是,我们一定要牢牢握着“德育”的方向盘,让我们的孩子朝“康庄大道”上飞跑!

结束语

尹建莉很注意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潜称默化的影响。

如果孩子不小心磕到了小板橙上,大人通常会安慰孩子:“打这个小板橙,它碰疼了宝宝。”

尹建莉认为这是一种“复仇”行为,无意中教会了孩子要复仇而不是宽容,会让孩子一遇到不痛快的就去责怪别人,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如果圆圆摔倒了,尹建莉就会尽量用轻松快乐的表情相对,轻轻地亲亲女儿碰痛的地方,妈妈的吻是可以止痛的,一边安慰说:“很快就不痛了,宝宝不哭了。”然后带着她给小板橙止痛:“小板橙也被碰痛了,揉揉也就不疼了。”在孩子眼中,一草一花一个小板橙,都是有生命的。

这样做,教会女儿善待对方,也让她知道,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

圆圆也会和邻居的小伙伴抢东西打架。有一次,圆圆哭着从对门回家,举起手让妈妈看:“这里被小朋友咬了。”原来是和邻居的小朋友抢玩具,发生了肢体冲突。妈妈绕有兴趣地问:“嘻嘻,跟小朋友打架了?你们俩谁厉害?”妈妈这种有点好奇有点快乐的态度,让圆圆觉得这只是一件好玩的小事,于是气愤的情绪就平静下来,向妈妈报告了“战争过程”,说完也就忘了打架的事儿。妈妈给贴了创可贴后,她又跑回邻居家找小朋友玩了。

圆圆从妈妈给小板橙揉揉疼的举动中,学会了宽容和体谅,学会了温和地化解矛盾。她从小就非常懂事。一次家里的蛋糕只剩下一小块了,圆圆自己不吃,坚决地让给来家做客的表弟吃。那时,她才4岁,已是如此善良如此大气。圆圆和同学的关系非常友好,班里选三好学生,她总能以全票当选。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而母亲则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但现在的母亲过于在意家庭之外的社会角色,所付出的代价便是忽视了做母亲这一不可替代的重要职责,将教育子女的大权拱手让给了幼儿园、学校。王东华指出,这是把母亲同老师的重要性颠倒了,自然也就把家庭同学校的重要性颠倒了,母亲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学校教育永远也替代不了。

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一部教子手记,书中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尹建莉也认为,很久以来,人们对学校教育寄予的期望太高太多,而家庭教育的功能及重要性却被严重低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与其说是颠覆,不如说是还原。它让人看到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看到“教育”不在宏大的口号里,而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儿童最重要的老师首先是父母——这样的观念其实并不新鲜,只是以前很少有人这样勇敢而明确地说出来。

最后引用教育专家尹建莉一段话来——结束

“在教育界,很多专家学者著作等身,名声在外,讲起来一套一套的,感觉很有见地。一旦拿一个具体的事件来让他处理,就开始露马脚。面对一些儿童问题,他们不能像一位真正的专家面对一个系统工程那样,做总体性的、建设性、长远的周全思考,只能给出简单、浮浅甚至粗暴的解决办法。”

“做教育的人,面对一些问题,虽然没有人会故意支歪招,目的都是好的,但专业水平和思维质量却不在一个层面上。有的人看到皮毛,有的人看到细胞,有的人看到基因,所能给出的建议自然也有高有低,有的真治病,有的真坑人。我在这里表达批评,不针对任何个人人格,只针对其专业水平。如果语气比较尖锐,那是对他们可能引起的误导表示不满。教育误人,有时比庸医误人还厉害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