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经验是对应方法?还是问题?
2023-09-09 本文已影响0人
裘叔拆书
写A1便签时,经验是要对应原文的方法,还是原文解决的问题呢,我选的事例往往只能满足其一。
感觉又要老生常谈了,虽然问题总有类似性,但是无法做到触类旁通,就还是得多说几句,来解释一下。
拆书法作为成人学习法,解决的是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我们所选取的书籍片段,就是解决我们所遇到问题的工具。
训练营中,因为以训练为主,片段非自选,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个片段的时候,首先要明确片段分享的“工具”是什么?其次,明确这个“工具”解决什么问题。
当我们明确了这个“工具”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的时候,那么,我们的A1,只要去寻找自己过去经历当中,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就可以了。
你的问题在于,对应方法也好,还是对应问题也好,这两个本身就是一个点。
举个例子:你在逛街的路上,看到商家在紧固柜子门,你就想到,上个月,你家的柜门当时也松了,因为你也不知道怎么修,所以就一直放在那没处理,当你想到这件事的时候,你会联想到什么?我需要一把螺丝刀;或者我需要把柜门的螺丝紧固一下;
工具联想到了吗?问题联想到了吗?请问,有什么区别吗?
在举个例子,你逛书店的时候,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个方法,说要对亲密的人移情聆听,可以促进感情消除矛盾,你特别认同;这时你就想到了你的前任女友,你当时加班回家,总是看手机,或是打游戏,觉得自己需要放松,实在不想听对方的吐槽,结果最终分手,如果当初知道这个方法,可能就不会分手了。
分析一下,这里联想到方法了吗,联想到了;联想到可以解决的问题了吗?联想到了,能理解了吗?
一个工具和这个工具所能解决的问题,是它的固有属性,如果这个工具不具备解决问题的属性,这个工具还有什么用?
所以,提问先思考,也许自己的问题,本身就不是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