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话中成长
“通过提问让学生先思考,接着利用互动工具取得全体学生的思考结果,根据这个结果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对话过程中学生必须进行思考,通过互动,对话,思考,直到最后一致结果的产生”,王绪溢博士所描述的这段话在今天的课堂中我实践了一番。
本节课学习的是《位置》,要求学生会正确使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我先在班级拍了一张集体照,再圈出一位学生,要求在30秒内用简洁清楚的方式表示出该学生的位置。接下来我将学生生成的答案作为选项写在白板上:A、第2行第3桌右边,B、2,3 C、(4,3) D(2,3)右 E、第2列第3排 F、(2,3),要求学生先思考后进行投票,图1是第一次投票的结果。
图1正确答案是C,从投票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都选错了。于是,我在每个选项中进行随机抽人起来回答选择的理由。
我首先将A和E进行比较,让选这两个选项的同学来说一说,通过交流,选A的学生明白自己是将第2组理解成了2行了,选E的同学是将2组理解成了2列,而且没有表示出左边还是右边,明白了定位不到圈出的这个学生;在对B选项随机抽人的时候,抽到了一位都不说话的学生,站起来不说一句话。我鼓励对她说,“你只要说出一个字就是进步,老师就可以给你加分了。”我也降低问题难度,提示她,“B选项与AE比较更怎么样?”,并鼓动全班同学进行两次的掌声鼓励,终于她轻轻的吐出了周围同学不断提示的两个字“简便”,我再次让班级同学给她掌声,并给她加了分。相信下一次她能够进步。B和F的比较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甚至进行了举例“小明的位置是在2,3。如果没加括号的话,2后面逗号结束突然又来个3,人家会不明白这个3是怎么回事?所以要加括号,表示这两个数要合起来看。”清楚的解释,获的同学们的频频点头。
选C的学生认为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用4表示列,比表示组来的更加简便,不需要说明左右。接着我进行了第二次作答(如图2),选择正确答案C的同学明显增多(黄色为改变答案的学生),大部分接下来是我认为这节课值得改进的地方,课上我对学生的选项进行了翻牌,我从改变答案选择正确的学生中选择了一位,让他说说改变的理由,希望从他的思维转变中总结如何正确表示数对。课后认真看翻牌后的数据,发现还是有较多的学生仍然选择D,而且有两次都坚持选择D的学生,如果让他们来说说坚持的理由,或许有不一样的发现。
图2选项从学生中来,答案在学生分享交流中生成。我在这个过程中做的最多的就是随机挑人,摆脱了老师的滔滔不绝,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思考比较,要学会表达,我想这样的课堂对学生帮助应该不止在于知识的获得。
我将继续反思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