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教师成长的几组关键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
小尘老师说,每天8分钟,跟着张文质老师的节奏录起来。聊自己想聊的,说自己想说的,为美好的一天留下自己有温度的思考。欢迎您的收听。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加速教师成长的几组关键词。
1.明确的目标
说到成长,努力是一个绕不开的词。不努力,成长可能无从谈起。但思考加速教师成长关键词的时候,我脑中首先飘过的不是努力,而是目标,是明确的目标。
说到明确的目标,我马上想到漫画家蔡志忠。
蔡志忠老师的漫画可以说没有几个人能比,他15岁就成为了职业漫画家,真的是漫画界的泰斗。他的《老子说》、《庄子说》、《列子说》系列,是很多人儿时记忆中的国学启蒙书。很多人都是从他的漫画中了解老子、列子、韩非子,这些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他的造诣非一般人能比。
对他特别有印象的是,有一次访谈,他谈到自己4岁的时候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决定以后要从事画画。正是因为他这么早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他才有了这么高的成就。
对教师来说,要想快速成长,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是必不可少的。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有所规划,有所聚焦,一定比埋头苦干效率高很多。
对!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2.持续的行动
2019年9月1日,我们开启"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日更活动。后面陆续有老师申请加入。能坚持下来的,现在的文笔都还可以。教学反思,活动感悟等一些日常的写作,都不在话下。一些老师的文章也顺利登上了各种报刊杂志。有老师还在筹备出书的事。
我的基础虽然不好,但现在要我短时间内完成一两篇文章,问题也是不大的,质量应该也不会太差。基础好的老师,更不用说了。
当有老师请教如何才能写好文章的时候,我总是跟他们说,先写起来,再坚持写。
有一些很厉害的专家提到,要发布出来的文章需要精雕细琢,要不就浪费大家资源。对此我不能苟同。对普通人来说,敢表达,在表达,成长才真正开始。如果每一篇发布出来的文章,都需要精雕细琢。对大多数人来说,终其一生,可能都没有一篇文章可以发布。
这边说个不恰当的比喻,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碳减排可能需要非常严格,但对发展中的国家来说,这个标准要适当放宽。
做其他研究也一样,认准了方向,开始做,坚持做就是了。没有谁可以一步到位,直达顶峰。在攀登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直接上去,绕个弯也没问题的。只要你方向正确,持续前行,总会遇到独属于你的庆典。
3.学会嗷嗷叫
昨天特别聊到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发出自己的声音,你就更容易遇见同路人,前行的步伐会更稳健。也更容易被你生命中的贵人注意到,更容易被你的伯乐发现,成为那颗耀眼的星星。
奶蜜盐新父母成长学院长沙分院的院长夏莹老师分享过一段话——今天这个社会千里马很多很多,伯乐却很少的。这样一个情况之下,你如果是一个千里马,你一定要学会嗷嗷地叫,引起伯乐的注意。
这段话是她的经验之谈,实践起来也很有道理。
我也不止一次分享过自己的幸运来源。我能够遇到这么多优秀的同行者,能够获得这么多成长的机会,都是因为我持续不断地发声。尽管我的声音很微弱,甚至听起来音色不好。但我在表达,就更容易被别人看见,更容易吸引同频的人。
正因为学会嗷嗷叫,我不但遇见了很多同路人,还遇到了我生命中的贵人,也成为一束微光,照亮过靠近我的人。
想让别人看见你,除了踏踏实实,努力地做事,也要学会嗷嗷叫。当有更多的人看见你的优秀,你的成长就加速了。
4.合适的团队
《西游记》是老少皆宜的电视剧。他最经典的是一个4人的团队。4个人特质各不相同,但要取得真经,缺一不可。
一个人想快速成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
这几年我就很幸运,认识了张文质老师,遇见了优培写作小组,遇见了教育行走;认识了吴虹校长,遇见了互加计划,遇见了新网师;认识了陈瑞林老师,遇见了陈慧蓉名师工作室。我不断地突破自己,获得成长。
特别是今年加入陈慧蓉名师工作室,感觉我又进入了一条成长的快车道。
说句实在话,这个工作室跟其他团队比起来,领导人可能没那么高大上,同行者可能也不会最优秀,但我感觉是比较适合我的,因为我在其中常有被赋能的感觉。
这边要特别提到的是工作室的领衔人陈慧蓉老师。在我眼里,她很有智慧,目光敏锐,善于发现,善于看见,善于表达,善于抓住一些点,进行有效的推动。所以跟她在一起,我相信我的成长会更快。
比如,她发现我有一些文字写得还可以,会第一时间点赞、分享。她特别善于表扬每一个人,用张文质老师的话说,是我们非常棒的"表哥表姐"(善于表扬的大哥,善于表扬的大姐)。
她看到一些视频或者资料对我们的研究有帮助,也会及时分享给我们。
她会创设一些活动,以任务作为驱动,推动我们的实践,推进我们的研究。
最关键的是,她对你的关心是非常细致。我们知道,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我就亲身感受到她对我心头肉成长的关注与呵护……
我在写文章的时候,忽然收到慧蓉老师给我发的一条信息:"您把惠娜带起来了,真好[强][玫瑰][玫瑰]"
她口中的惠娜,是我们工作室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了解到我发起的"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日更活动,第一时间就参加了。坚持得还不错,刚刚有一篇文章被大家传阅着。
收到信息我马上回复:"工作室的小伙伴都很棒[强]能做起来,成长就开始了,坚持做成长就加速了。"
我相信,我真诚的回复,也是能赋能到她的。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彼此互相赋能。
好了,今天的小尘老师说就到这吧。小尘老师陪您一同成长,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