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作家的旅程育儿宝典今天如何做教师

特别推荐:《狗十三》:更适合成人观看的青春片

2018-12-10  本文已影响294人  161f09651b9e

原创: yangchuan 学而思辨 昨天


《狗十三》:更适合成人观看的青春片

 文/杨川

这两天,大片《海王》疯狂吸金,两天票房就达到4亿多。有人打赌,如果票房达不到15亿,愿意直播吃翔。猫眼中有一位姑娘留言,如该片不大热,愿意倒立穿裙子。

就在这种嘻哈调侃,名声爆棚的夹缝之中,一部小制作青春片《狗十三》脱颖而出,吸引了人们的眼睛。

这是一部与我们熟知的青春片完全不同的影片。影片被封5年,刚得以解冻。它没有惯常青春片的躁动狂热、装逼做作、早恋堕胎、离家出走,而是以一种冷峻的笔调拉出一道现实轨迹。

不光是年轻人,更值得我们每一位成年人去观看,为忏悔,为自责,为反省,为今后对我们下下一代的教育借鉴。

今天的学生,成长环境、眼界见识、信息接收等等,其实我们都自愧不如。差距非常明显,代沟确实存在。然而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们往往自以为是,以为有了“为了你好”的出发点,自己自己嘴巴里吐出的是金科玉律。

影片中十三岁的初中女生李玩,父母离异,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同住。李玩热爱物理,父亲却强行给她报英语班补短板,引起二人争执。这种情况经常遇到,很多大人给孩子安排学习,完全是大人意志“为了你好!”有几个顺应了娃娃的天性? 

李玩有条小狗名叫“爱因斯坦”,在一次意外中走失。李玩情绪失控,为找小狗半夜到处奔波,搅得全家也不得安宁。青春叛逆期就是这样,孩子视若珍宝的东西,孩子认为是天大的事,在大人看来都不值一提,还往往认为这是孩子无理取闹,任性蛮横。

在李玩的吵闹中,父亲狠狠打了她一顿,事后有找女儿谈心,说“打你是为你好!将来你会明白的!”相信每个家长都说过这些话。“都是为了你好”杀伤力实在太大了。长辈的这句话直接把自己摆到了一个绝对正义的地位。你必须听他们的话,否则就是不听话,甚至是不孝,不好。至于你心里的真实想法,“小孩子嘛能懂什么”。

而我们成人懂得多吗?是的,我们更懂得市侩和虚伪,装逼和圆滑。成年人解决问题习惯用一个谎去圆另一个谎,用一个虚伪掩饰另一个虚伪,对人一套,对己一套,对待孩子也是用双标。为了安抚李玩,家人将另一只小狗冒充爱因斯坦。父亲本来觉得女儿丢了一条狗,不算什么事,但在自己的小儿子被狗咬伤后,他却认为是天大的事,把狗送到狗肉店里。李玩喝酒父亲老羞成怒,当需要奉承自己的领导时,又叫女儿端起酒杯敬酒。

“为了你好”的旗号下,其结果是把教育变成了驯化。家长渴望娃娃懂事、成熟。中国家长最喜欢夸孩子的话不是“可爱”,不是“聪明”,是“听话”,是“乖”,是“懂事”。在全家人的压力之下,李玩发现自己无法逃脱成人世界为她制定的“规则”,变得越来越沉默、顺从。爱狗胜过至亲的她,为了顾全爸爸的面子,能在宴席上吃下狗肉;当看到真的爱因斯坦时也无动于衷,坦然地跑开,这时,她真的成熟了,完成了大人所期待所希望的成熟。这样的成熟,已经使敞亮的童心染上尘埃。纯洁的爱心、真心被彻底碾碎,还要笑着说声“谢谢!”

这不是教育,这是驯化。是父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按照自己的方式对下一代的驯化。那些本该属于青春的叛逆和冲动,率真和本色,都在驯化中消磨殆尽。

影片中这条狗,其实是有寓意的,那个女孩的命运就如这条狗。女孩的成长过程就是被驯化的过程,像那只狗一样无关轻重。小孩喜欢养动物,那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心理需要。因为如嫩苗弱小,他们无法左右父母,无法获得平等,在动物面前他们才觉得自己是个独立的人,也才有助于塑造成一个独立的人。所以影片中狗丢了,女孩觉得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坍塌。女主的成长因为一条狗,或者说,因为一条狗和另一条狗而贯穿始终。如同影片的英文名《Einstein and Einstein》(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

影片中还有一个熊孩子,是李玩的弟弟。这个熊孩子后面站着的是教育失当的家长。即使是这个熊孩子,在最后也乖乖地听教练摆布,他是李玩的投影,今后一定会成为第二个李玩。

这也许就是中国式家长难以突破的怪圈。《狗十三》是一部特别适合父母一辈观看的青春片,它所释放出来的社会意义远远不止青春。它让人看到了在中国式教育下成长的无奈与心酸,更深层次的披露了如今依然普遍存在的人性的蒙昧、隔代教育的弊端、成人世界观局限等等,都是我们破不了的局,迈不过去的坎。代代相传,不绝如缕。

教育本该最大限度地保护纯真,顺应人性的善良。当纯真逐渐消失,完成最后的妥协,教育根本算不上成功。

《狗十三》的片名是什么意思?狗十三=狗13=狗逼,虽嫌粗鲁,但反映了编导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一种情绪。

《狗十三》中海油很多很多桥段都是意味深长。但愿更多的成年人走进影院,观影悟道,助力我们教育的明天走上康庄大道!

(杨川完稿于2018年12月9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