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教师成长的必然之路
新网师执行院长郝晓东老师发于他的微信公众号“啃读者”中的美文《为什么热爱读书的老师稀缺》中提到“中小学教师读书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并用一千八百余字详细从客观的工作量大而没有闲暇时间读书,谈到有闲暇时间的人只会虚度时光;从读书环境的不足,谈到读书氛围的不浓;从缺乏读书动力和意愿,谈到缺少高人引领......
由于郝院长的美言正中我们新网师学员的“心坎”,所以一时间纷纷赞叹,并进入“高层次”的讨论。
聚焦的问题是:在有的学校里,喜欢读书的老师有时会被大家不屑和嘲笑——有的是消遣性读书而非专业读书;有的偏好个人兴趣来读书;有的死读书成了书呆子......他们都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教学成绩一塌糊涂。”
从教二十余年来,我最痛恨把“读书”和“成绩”相提并论的人,这也源于痛恨把科研和成绩化成正比。
作为教师是否读书是个人行为,读书究竟有没有意义也在于个人的感受。但是成绩却是相互的,除了老师的努力,还取决于学生的奋进。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是坦然的、自信的、胸有成竹的,而这一切,都需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以及丰富的教育理论。在多变的现代化教育中,不变的教师只能通过读书获得这一切的教育自信。
比如,多读书让学生们爱上我们的课堂,因为读书就是在和大师们对话,大师会引导你怎样创新教学思路;多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因为读书就是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做与时俱进的教育者;多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因为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学会反思,因为读书会让自己有很多的想法,从而反思自己的工作......
教师的使命是搞好教育!什么是教育?
用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钱理群的话来说:“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
教师的教育离不开自我成长,教师的自我成长离不开读书——寻找“高人”指点。
乌克兰共和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
我国著名教育家、新教育(新网师)发起者朱永新博士说:“教师的读书不但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在校园里呆久了,大部分老师很容易有知识分子普遍的缺点:清高,自以为是,甚至傲慢而偏见。教书教久了,大部分老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止步不前。
学习是一种信仰,读书是最美的姿态。面对教育新时代,我们携手共进,“读书,读书,再读书”,争做一名新时代教育者。